相关内容列表:

关闭窗口
从2000年、2001年高考试题的比较看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题型变化(1)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从2000年、2001年高考试题的比较看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题型变化(1)


  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考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及“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重点考了语音、识记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辨析病句、修辞、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作家作品、文学体裁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

  这一大题的10个小题在考试中要求每位考生“寸土必争”,力求拿到24至30分。因而在复习时,这10道小题包含的内容既是基础,又是关键,很多有经验的高三老师都把这一块列为重中之重。笔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从2000年和2001年全国试题的比较中发现命题的特点,寻找题型的变化,理清复习的线索,分析复习的关键,帮助考生找出复习中事半功倍的方法。

  (1)2001年高考新增加“语音”考点。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语音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2000年语文试题中没有对字音的考查,但考虑到在我国推广普通话仍然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工作,因此,2001年高考增加了对“语音”的考核。我国各方言区的语音差异很大,为照顾不同地区的考生,语音的考核一般要求辨音认读而不要求拼写,纵观近几年的语文试题,一直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集中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和异读字的字音。如2001卷中“分泌(bì)”应为mì。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读音与声旁不同而误读。

  语音部分考的是识记能力,复习时要勤查字典,重视《普通话异读审音表》,要把平常性记忆和突出性记忆结合起来。

  (2)2000年第1小题和2001年第2小题都考查汉字字形。

  字形的考查重点是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多音多义字、形似字和同音字:从测试的角度看,近几年多考音同易错字、多音多义易混字、形似易混字、形似音同易错字。由于制版的限制,一般只考别字,而不考错字。因此,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字形是复习时要把握的关键。解题的方法是:①“据义定形”,如2001年试题中“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会”是融合之意);“气慨”应为“气概”(“概”是指气度神情);“调蔽”应为“凋敝”(“敝”为破旧衰败之意)。②勤查字典,特别要对成语的来龙去脉搞清楚。③汉语构词有一个规律,一个词常常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字双举,如“貌合神离”中的“貌”和“神”相对,“合”与“离”相反,在这里若将“合”写作“和”就讲不通了。④平时就要读准字音(包括声调),这是辨别错别字的好办法。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