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学院位于四季如春的山城贵阳市的南明河畔,校园
占地7公顷,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贵州财经学院是贵州省教委直属的唯一经济类本科院校,建
校已有33年的历史。近1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贵州财
经学院发展较快,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经济类学科日趋齐全,在
贵州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贵州财经学院的前身是贵州财经干部学校。为了适应经济建
设对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1958年8月,省委、 省政府决定在财
干校的基础上成立贵州财经学院,设贸易经济、会计、计划统计
和财政金融4个系,贸易、会计、计统、财政和金融5个专业,当
年招收4年制本科生201人。
1959年8月,贵州财经学院奉令停办1年,1960年秋,恢复招
收本科生112名。但仅1年时间,又再次下马,改为贵州财经干部
学校。
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学校遭受空前浩劫,校舍和教学设备严
重毁坏,图书和仪器损失殆尽,教师和干部备受摧残,学校基本
上折腾成一片废墟。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77年2月, 省有关部
门决定,在原财经干部学校的校址,恢复重建贵州财经学院,中
断了17年之久的贵州财经学院终于恢复重建起来了。19 78年9月,
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的专业有财政金融、贸易经济、工业
经济3个系(3个专业)。
贵州财经学院恢复重建以来,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
完善了经济类学科结构。现本院有7个系,2个学科部,4 个研究
所,7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还有夜大函授部,计算中心和
电教中心。
改革开放政策使贵州财经学院获得了新生,并得到迅速的发
展,为了满足四化建设对人才多层次的需要,学院扩大了办学规
模,开拓了办学的渠道和层次。1989—1990年学年度,在校学生
2440人,其中本科生1092人、专科生168人,夜函大生1300人。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学院领导特别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
1990年底,全院有专职教师2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 余人,
讲师110人,助教76人。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 他们中绝
大部分已经承担了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工作中充满了活力。为了
建立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从1985年至1990年,学院共选派青年教
师5人到国外进修访问,2人到国内重点院校攻读博士学位;18人
攻读硕士学位,并派出120 名教师到国内进修和参加各种学术活
动,他们中很多人回校后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贵州财经学院注意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的改革,努力使学校由“封闭型”转向为“开放型”,为
经济建设和兴黔富民服务。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学院加强了
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教学活动。经过多
年的努力,实践教学已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多次受到国家及省
有关部门的表彰,并为社会所瞩目。
贵州财经学院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
活动。恢复重建以来,学院科研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学院拥
有设备先进、齐全的电教中心,计算中心,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电
子计算机。新建的综合大楼里设置了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
藏书20余万册。
经过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贵州财经学院已成为全省经济类
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已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2500余人。
专科毕业生240人,夜函大生600人,并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及干
部培训班,为社会培养进修生3000人。同时,科研也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1978——1989年全院共发表学术论文661篇, 学术著作
47部,教材63部,译著2本。先后承担科研项目42项, 其中全国
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获省、市、部委奖励 31
次。不少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其中专著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经济改革》获贵州省首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一等奖;研究课题《手写字符自动识别技术在贵州人口
普查中的推广应用》获贵州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使贵州省成为全
国唯一在人口普查中实行光电录入的省份。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将这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大规模人口普查的国家。
贵州财经学院面向贵州省地、州、市招生。
专科专业设置
经济信息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涉外会计 行政后勤管理 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
本科专业设置
统计学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工业经济 贸易经济 投资经济 会计学 经济信息管理 企业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通讯方式:
邮编:550003
传真:
电传:
电话:5824725
电报挂号:
交通路线
乘坐贵阳市1路、2路、4路、5路公共汽车均可到
达。
主管部门:
省教育委员会
校舍面积:
7.77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34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4475
专科生: 282
本科生: 1117
函授夜大生: 3076
教师总数: 323
教授: 12
副教授: 80
讲师: 174
教员: 9
助教: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