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吉林师范学院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享誉盛名的师范学校。它坐
落在山清水秀的江滨城市——吉林市。
  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吉林省立初级师范学堂。始建于1906
年。这所师范学校,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旧教育制度的瓦解,
新教育制度的兴起而诞生的。据《东三省政略》记载,1905年清
光绪帝被迫下诏,废科举,兴新学。然师资匮乏,“故于(光绪)
三十二年十月,就崇文书院旧址创建吉林省立初级师范学堂”,
培训师资,以应急需。这就是中国第一批,吉林省第一所以培养
师资为目标的新式学校,可谓实施中国师范教育之伊始,开中国
师资培养之先河。
  以后,吉林省立初级师范学堂几易其名。1911年辛亥革命后,
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东北沦陷时期改名吉林师道学校,
1945年光复后,又恢复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前后43年的艰
苦岁月,始称吉林师范学校。1951年以后,两度扩建为吉林师范
专科学校,一度升格为吉林师范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
恢复吉林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学院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6.2公顷;校舍建筑面积7.45万平方米。
新建的图书馆大楼7472平方米,馆藏图书40 万册, 中外文期刊
1350种。教师资料室、学生期刊阅览室,可容纳800 名师生同时
读书或查阅资料;馆藏图书量可达80万册。
  学院设有中文、政治、历史、外语、音乐、美术、数学、物
理、化学9个系9个专业。除音乐、美术、化学3个系招收2年制专
科生外,其它6个系均招收4年制本科和2年制专科学生。 学院还
设有马列主义、思想教育、高师基础、大学外语、公共体育5 个
直属教研部,承担全院共同课教学任务。设有对外汉语、电化、
计算、社会办学4个教学中心,以及函授部、夜大学, 承担前来
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电化和高科技、成人学历和非学历教学
任务;设有高等师范教育、汉语言文学、古籍、演讲学、应用数
学、应用化学、应用技术7个研究所,承担科研任务。
  全院现有在编教职工796人(含附属单位), 其中高级专业
技术职称119人,中级职称22 0人。
  现有学生3558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196人,外国留学
生、进修生9人,本专科函授生、夜大学学生1353人。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与美国、苏联、
加拿大、日本、南斯拉夫、南韩等国家的部分高校建立了校际关
系,互派专家、学者讲学,互派留学生、进修生学习。应邀出国
讲学的专家、学者8人次,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的25人, 聘请外
籍专家、教师20人次,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40人次。通过综
合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按照自己担负的任务,在坚持德育为首的
前提下实现了规范管理,从严治校,培养了6200多名毕业生。其
中有530多人被评为特级教师,省、市、 县的优秀教师或获重大
奖励,占毕业生总数的8.5%;有62 0多人从教育岗位提拔到教
育行政部门、党政机关担任地厅级、县处级领导职称。
  吉林师范学院复院伊始,就把“居高临下,面向中学,为中
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所培养的毕业生除了
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共性标准以外,特别注重高等师范教
育的特殊性,注重人民教师素质的培养。1988年10月,举行了“
建校82周年复院10周年”庆祝大会,在总结10年来办学经验的基
础上,经过反复酝酿、研讨,提出了“铸造师魂、陶冶师德、培
训师能”的总体构想。即,为了培养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必须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人生观、教育观教育,使学生
树立起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的职业理想;培养并
形成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掌握从事中等教育教学工
作的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在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根据“三师”工程要点调整了
教学计划,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和培养规格,改革了学科专业必
修课和选修课,以及教育、心理学和中学教材教法研究与试讲课,
增设高师语文课、教育选修课、班主任课、艺术素质选修课、现
代教学手段选修课、现代科学文化选修课,从而完善了具有高师
特点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估,实行了院、系、教研室
三级考试制度。各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了基本功培养规格,
通过教学和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培养和训练活动。加
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三期”制试点,在城乡选择10所
中学作为教育实习学校。与蛟河市建立了基础教育、高师教育综
合改革实验协作体;与吉林市教育学院、吉林地区25所中学建立
了三结合协作体,探索了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学生的
模式。
  十几年来,学院十分注重校园师范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
育人环境,注意突出师范教育特点。校训“尊师敬业,励精自强”
;座右铭“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作红烛照人寰”;以及“铸造师
魂、陶冶师德,培训师能”镌刻在醒目的地方。为了在学生心目
中树立起教育家的形象,校园内亭台水榭、园林小品的命名都是
取古代教育家的名言。在全院注目的地方——图书馆前,建造了
一座巨型的“师表”碣石,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三师”工程要点,对科学研究工作及其内容如何更好地为
培养目标服务,也提出了要求。学院在科研工作中,坚持“扬长
避短,鼓励冒尖,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结合教学,服务地方”
的方针,注意扶植和支持体现师范性和地方性的科研项目,使科
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几年来,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305
篇,其中在国际国内权威性刊物上发表和转载的175篇, 公开出
版专著35部,编著、译著、点校250部,应用成果10项。

专科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外语 音乐 美术 体育

本科专业设置

美术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育 英语教育 历史学教育 数学教育 物理学教育 化学教育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通讯方式:

 

邮编:132011

传真:465656

电传:

电话:661821

电报挂号:0218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省教育委员会

 

校舍面积:

7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86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3117
专科生: 1048
本科生: 1341
函授夜大生: 656
外国留学生: 16
硕士生: 55
博士生: 1

教师总数: 344
教授: 5
副教授: 55
讲师: 134
教员: 17
助教: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