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中山医科大学坐落于中国南方门户广州市区内。环境优美,
校园雅致,占地38.6公顷,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中山医科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高
等医学院校,直属国家卫生部。1953年由原中山大学医学院、岭
南大学医学院和光华医学院合并组成,岭南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为
博济医院及博济医学校(孙逸仙纪念医院现址), 分别创办于
1835年和1866年,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校。1879年博济医学校改
名为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校,孙中山先生1886年曾在该校学医。
1953年合校后称华南医学院。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57年医学院
命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经中央卫生部批准,改名为中山医
科大学,其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山医科大学是一所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医科大
学,除校本部外,尚设有3 所综合性医院和眼科中心(含眼科医
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中等卫生
学校等附属单位。各附属医院现共有病床2700多张,年住院病人
4万余人次,年门诊量约300多万人次。
  中山医科大学正在改革开放中前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教学、医疗和科研相结合,努力多出人才,多
出成果。目前,学校设有基础学院、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岭南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和口腔系、法医系、护理系。有国家
重点学科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1个;实验室41个,并设有设备较
为现代化的电教中心。各种研究中心、所室4 0个。设有7个本科
专业,硕士生学科专业44个,博士生学科专业25个,博士后流动
站1个,列为国家进修教育基地的学科和专业58个。
  中山医科大学面向全国招生。1990—1991 年度, 在校学生
4000余人,其中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近500人, 本科生
25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多人,全日制大专生、夜大学生、进修
生800多人,另有附设卫生学校学生600多人。近几年来,教学改
革具有一定特色,取得较好成效。师资力量也较雄厚,据1990年
统计全校教师1129名,其中教授211人,副教授4 93人, 国务院
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博士生指导教师46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43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除一批知名的老专家外, 一批
新的青年学科带头人也迅速成长。他们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
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校拥有一批现代化的教学、
医疗、科研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53万余册,馆藏中
外文期刊5300多种,现刊2000余种。
  中山医科大学重视抓好科学研究工作,七五期间承担的国家
科研项目280多项,1979—1 989年10年间,获国家级奖励的科研
成果有11项,获省部级奖励的成果128项。 一些重点成果受到国
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杜传书教授在遗传学领域的关于“中国人
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频率及变异型
研究”、郑振声教授的体外反博装置的研究、眼科学陈家祺教授
关于“全角膜带环形板层巩膜瓣移植术”等项的科研成果,居于
我国的领先地位。近5年来, 全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发表学术论
文3761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有2 48篇,全国性杂志发表
的1729篇,地方性医学杂志发表的1784篇。主编出版的中国医学
百科全书分册有4种,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统编教材6种,编著出版
学术著作108部。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医科大学与7个国家和地区的12 所院校
建立了校际联系,授予名誉教授14人,聘请客座教授84人。接待
来访外宾1000余批、7400多人,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24 次。 自
1954年以来,先后接受了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 209
人,并于1987年开始招收外国研究生,是中国首批招收外国博士
研究生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自1979年以来,公派出国留学、进
修教师近400人。每年出访、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180多人次。

专科专业设置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医学工程 医学检验

本科专业设置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医学营养学 口腔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妇幼卫生

国家重点学科

眼科学 寄生虫学 内科学(肾病)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传染病学 影像医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肿瘤学 麻醉学 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 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职业 环境卫生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 医学心理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人体解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免疫学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寄生虫学 法医学 核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内科学(心血管 消化 内分泌) 内科学(呼吸系病 肾病) 外科学(普外 胸心外 骨外) 外科学(泌尿外) 外科学(神外)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口腔科学(口外)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生理学
陈培熹(教授) 卢光启(教授) 潘敬运(教授)
微生物学
白施恩□(教授) 郭辉玉(教授) 罗进贤(教授)
遗传学
杜传书(教授)
生物化学
马涧泉(教授) 罗超权(教授)
人体解剖学
叶鹿鸣(教授) 陈以慈(教授)
组织学与胚胎学
邓漪平(教授) 郭畹华(教授) 李海标(教授)
免疫学
冯慧敏(教授) 李树浓(教授)
病理学
董郡(教授) 宗永生(教授) 丘钜世(教授)
寄生虫学
徐秉锟□(教授) 何桂铭(教授) 李英杰(教授) 陈观今(教授)
法医学
祝家镇(教授) 郭景元(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
郑振声(教授)
药理学
吴秀荣(教授) 胡本荣(教授) 孙家钧(教授) 潘启超(教授)
内科学
陈国桢(教授) 刘世强□(教授)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黄葆钧(教授) 严棠(教授) 余斌杰(教授) 傅祖植(教授)
内科学(肾病)
李士梅(教授) 唐世聪(教授) 叶任高(教授) 尹培达(教授)
内科学(消化系病)
袁世珍(教授)
神经病学
刘焯霖(教授) 梁秀龄(教授)
传染病学
彭文伟(教授) 姚集鲁(教授)
外科学
何天骐(教授)
外科学(骨外)
朱家恺(教授) 黄承达(教授) 刘尚礼(教授)
外科学(泌尿外)
梅骅(教授) 郑克立(教授)
外科学(普外)
王吉甫(教授) 陈国锐(教授) 林勇杰(教授) 区庆嘉(教授)
外科学(胸心外)
王泰来(教授) 孙培吾(教授)
妇产科学
梁贵尚(教授) 邝健全(教授) 庄广伦(教授)
眼科学
陈耀真□(教授) 毛文书□(教授) 周文炳(教授) 李绍珍(教授) 吴乐正(教授) 陈家祺(教授) 吴德正(研究员)
肿瘤学
李振权(教授) 严瑞琪(教授) 管忠震(教授) 闵华庆(教授)
卫生统计学
胡孟璇(教授) 方积乾(教授)


通讯方式:

 

邮编:510089

传真:87765679

电传:

电话:87778223

电报挂号:0074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卫生部

校舍面积:

20.74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49.3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3226
专科生: 188
本科生: 2271
函授夜大生: 146
外国留学生: 36
硕士生: 445
博士生: 140

教师总数: 619
教授: 109
副教授: 110
讲师: 201
教员: 72
助教: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