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武汉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武汉大学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南部的珞珈山麓。校园占地面积
200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12幢大型教学楼,105个大型
实验室,1幢人文科学馆,1所档案馆,2个田径运动场和1幢体育
馆,2个学生活动中心。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委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历史悠久,
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均较高,
尤其基础理论研究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占有较大优势,在长期的办
学中形成了“勤奋刻苦、诚实朴素、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优
良学风,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创建于1893年,1902年更名为方言
学堂,191 3年发展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演进为国
立武昌师范大学,1926年更名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 28 年定
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到1937年底,武汉大学共设有文、法、理、
工、农5个学院,15个系和法、工2个研究所。1 所多科性的综合
大学已在珞珈山麓初具规模。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大学于1938年7 月西迁至四川乐山,
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武汉大学于1946年
6月东还武昌珞珈山。解放前的50多年间,武汉大学共培养学生3
千多人。
  武汉大学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20年代,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许德珩、伍修权、郭述申等
革命前辈曾在这里工作、学习,从事革命活动。抗战时期,周恩
来、董必武、郭沫若、陶铸、邓颖超等也曾在武大宣传党的抗日
主张,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周恩来还在武大的住所会见了斯
诺等著名人士。因此,历史上的武大被誉为华中地区的“革命摇
篮”、“革命指挥所”、“国统区的解放区”。
  1953年至1966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
家李达担任武汉大学校长,为武汉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武汉大学的学科设置,几经变化。1948年,设有文、法、理、
工、农、医6个学院。195 2年经过院系调整,工、农、医、水电
等学科相继分出,武大变成1所文、法、理的综合大学。到60 年
代中期,武大设有10个系、15个专业。如今,武汉大学已经发展
到33个系(包括61个专业),其中部分系分属经济、管理、法学、
外语、图书情报5个院,还设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 有博
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29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83个,在 3
个学科的8个专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设立有22 个研究
所、30个研究室、7所教学科研中心。其中有9个学科被列为国家
重点学科。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武汉大学进一步完善了教
育结构,建成了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1989-1990学年度,武
汉大学在校学生17,344人,其中本科生7,013人,专科生702人,
硕士生1,245人,博士生144人,函授生5,195人,夜大生 2 ,
136人,进修生818人,外国留学生71人。
  本着“尊重老年,依靠中年,寄希望于青年”的指导思想,
武汉大学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完成了第一、二代学科带
头人的梯队交替,正致力于第三代学科带头人的梯队建设。武汉
大学的教师在1949年只有300人,1979年发展到1148人,到 1989
年11月,全校教师已有2185名,其中教授156人,副教授577人,
讲师828人。目前,武汉大学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7人, 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8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国家级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在这支人才聚集的队伍里, 不仅有学术
造诣精深、蜚声中外的老教授和成绩卓著的中年学科带头人,一
批青年学科带头人也迅速成长。目前,50岁以下的教授有10人,
最年轻的仅35岁,45岁以下的副教授180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
各自的学术领域中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突出成果。
  改革开放,使武汉大学走向了世界,世界也了解了武大。解
放前后,武汉大学只与美、英、苏等少数国家的学术界有过为数
不多的学术交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汉大学大力开展以
学术交流为中心的外事活动,到1989年12月,先后同20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1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 引进各
类专业人才889人,授予44 名国际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为名誉教
授和访问教授。武汉大学自1981年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先后有
18个国家和地区的336名学生到武大学习。 每年还接待短期来访
外国师生千余人。与此同时,武大每年派出百余名师生出国访问、
进修,到1989年10月共派出各类人员1078人次,已有420 多人回
国服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武
大每年还派大批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考察和讲学,仅1989年
就有40人次。
  武汉大学的各种办学条件日益得到改善。刚解放时,武汉大
学的总建筑面积约9万多平方米,仪器设备仅价值10万元。 新中
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40多年来,武汉大学新
建房屋36万多平方米,相当解放前的4倍多; 仪器设备增加到价
值7千余万元,相当解放前的700多倍。武汉大学的图书资料建设
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管理科学、服务配套的比较完整
的体系。学校图书馆藏书262万余册,是解放前的15倍; 订有中
外期刊6,000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收藏馆之一。该馆每
年向2万多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图书的年流通量约40万册次。 武
大重视自然环境建设,校园绿化具有生活、教学、科研多种功能,
全校已栽种有120科558属800余种树木,达37万余株, 建成了一
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优美校园。武汉大学出版
社建社9年多来,不断优化选题,共出书800余种,其中78.5 %
为教材专著,有62 种书获国家、 部委和省级以上优秀图书奖,
100多种图书进入国际市场。
  武汉大学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
心。1949—1990年,武大共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4 万多人和研究
生2千多人,其中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骨干。
科学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文科40多年来出版各类
著作900多部,近1 0年来年均发表论文1000余篇。《国际私法》、
《唯物辩证法大纲》等11部著作获国家级和部委级优秀教材奖。
《中国图书分类法索引》和《招标投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应用
研究》等多项成果分获国家和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敦煌吐鲁番
出土文书初探》等100 多项成果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奖。在自然科学方面,武汉大学教学科研相长,形成了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协调发展的局面。全校承担各类研究任务约
1800项,取得科研成果776项,其中重大成果320项,发表学术论
文5303篇,出版专著213部,有401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及各
部委的奖励,其中获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发明奖10项、 国家技
术进步奖3项,获发明专利38项,有50 多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生物系研究的“花粉生殖细胞的分离与操作”,具有国际领先水
平。电波传播与空间物理所的“中、低纬电离层及电离层电波传
播的研究”,用自制的便携式哨声接收机在实验上发现并在理论
上证明了我国电离层赤道异常区存在着稳定的哨声传播路径,并
将地面收到哨声的纬度推至磁纬5.5°N, 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化学系“稀有元素分析化学”研究组,投入全国“白云鄂博矿稀
土综合利用”大会战,几十年锲而不舍,连续3次获国家发明奖,
推动了我国稀土分析化学的发展。

专科专业设置

化工分析 财务会计 化学 审计学 对外贸易经济 无线电技术 英语 会计学 计算机程序设计 管理科学

本科专业设置

哲学 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国际经济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审计学 保险 投资经济 工商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 理财学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法学 经济法 国际法 社会学 政治学 行政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汉语言文学 编辑学 英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 广告学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图书馆学 档案学 图书出版发行学 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统计与概率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病毒学 无线电物理学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材料物理 环境学 生态学 科技信息 精密仪器 电子工程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通信工程 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 药学

国家重点学科

现代外国哲学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法 中国古代史 空间物理学 分析化学 植物学 病毒学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理论物理 凝聚态物理 原子核物理 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 光学 无线电物理 空间物理学 无线电电子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美学 逻辑学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史 外国经济思想史 货币银行学(含保险学) 会计学(含审计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汉语史 语言学 文艺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 汉语文字学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法制史 经济法学 国际法 国际私法 国际经济法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图书馆学 科技情报 英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
陶德麟(教授) 欧阳康(教授) 雍涛(教授)
中国哲学
肖??父(教授) 郭齐勇(教授) 刘纲纪(教授)
西方哲学
江天骥(教授) 陈修斋(教授) 杨祖陶(教授) 邓晓芒(教授)
政治经济学
曾启贤(教授) 刘光杰(教授) 汤在新(教授) 甘碧群(教授) 辜胜阻(教授)
外国经济思想史
谭崇台(教授) 傅殷才(教授) 薛进军(教授)
世界经济
吴纪先(教授) 郭吴新(教授) 陈继勇(教授) 周茂荣(教授)
宪法学
何华辉(教授)
刑法学
马克昌(教授) 喻伟(教授)
国际私法
韩德培(教授) 李双元(教授) 黄进(教授)
国际经济法
姚梅镇(教授) 刘丰名(教授) 余劲松(教授)
国际法
粱西(教授)
政治学理论
刘德厚(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陆耀东(教授) 易竹贤(教授)
汉语史
黄焯(教授)
历史地理
石泉(教授) 蔡述明(教授)
中国古代史
唐长孺(教授) 朱雷(教授) 高敏(教授) 黄惠贤(教授)
世界近现代史
吴于廑(教授) 胡德坤(教授)
基础数学
李国平(教授) 路见可(教授) 齐民友(教授) 余家荣(教授) 任德麟(教授) 徐超江(教授) 文志英(教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张饶庭(教授) 胡迪鹤(教授) 黄志远(教授) 吴黎明(教授)
凝聚态物理
田德诚(教授) 王仁卉(教授) 黄念宁(教授)
分析化学
曾云鹗(教授) 赵藻藩(教授) 程介克(教授) 江祖成(教授) 周性尧(教授)
有机化学
徐汉生(教授) 秦金贵(教授) 吴成泰(教授)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查全性(教授) 屈松生(教授) 陆君涛(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卓仁禧(教授) 陈远荫(教授)
空间物理学
梁百先(教授) 保宗悌(教授) 王敬芳(教授) 侯杰昌(教授) 徐继生(教授)
植物学
孙祥钟(教授) 杨弘远(教授) 周嫦(教授) 陈家宽(教授)
病毒学
高尚荫□(教授) 齐义鹏(教授) 张楚瑜(教授)
遗传学
余先觉(教授) 宋运淳(教授) 朱英国(教授)
图书馆学
彭斐章(教授)
科技情报
严怡民(教授)
计算机科学理论
康立山(教授)


通讯方式:

 

邮编:430072

传真:7812661

电传:

电话:7882712

电报挂号:5678

交通路线

乘市区12路、49路公共汽车均可抵达。

主管部门:

 

国家教育委员会

校舍面积:

49.96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271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15793
专科生: 504
本科生: 7677
函授夜大生: 5823
外国留学生: 93
硕士生: 1409
博士生: 287

教师总数: 2138
教授: 331
副教授: 722
讲师: 627
教员: 50
助教: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