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杭州师范学院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杭州师范学院位于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南文化名城杭州
的西子湖畔,是一所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高等
师范院校,现已成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
学院地处杭州市文教区,设有本部和分部,校园占地总面积18.
7公顷(280亩),全院教学生活用房建筑总面积达8000
0余平方米。
学院创办于1978年春。在国务院批准之前,浙江省政府
决定,先以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分校名义招生,当年3月,首次开
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个专业,招生318名;12月2
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杭州师范学院。学院现设有中文、政
治经济、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
美术、教育、计算机等十三个系和实用电子技术、旅游文化与语
言、涉外秘书、应用化学、计算机及应用、涉外经济、服装设计
等七个非师范应用性专业,其中本科专业都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此外,学院还设有函授部、成教处、综艺人才培训中心、职高部
和马列主义、教育学科、公共体育、公共外语、教师基本技能训
练综合教研室等公共教研室(部);并建有计算机中心、电化教
育中心、外语系语音实验室、音乐舞蹈排练厅、美术家画廊等现
代化教学设施。现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2641名、函授生
2504名。
经过18年的辛勤建设,学院已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
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都较合理且具较强实力的师资队伍。在
822名在编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337名,其中教授25名,
副教授97名,讲师164名,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
6.2%,硕士研究生占青年教师的30%。目前,学院各个学
科中都已有一些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现任副院长于
秀源教授,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18位理学博士之一,其
有关数学分析、超越数论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
响,被美国权威数学杂志《数学评论》聘为特约评论员;中文系
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樊维纲教授,从事高师教育工作四十余年,
经其培养和提携的学生中已有多位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他
自己亦在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花三十年
精力的《〈说唐诗〉校注》一书荣获1988-1991全国古
籍优秀图书二等奖;化学系原主任周宁怀教授,从事微型化学实
验教学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其教学研究成果荣
获1993年度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历史系浙江地方
史研究所所长林正秋教授,以杭州地方志及南宋杭城饮食文化研
究而享誉海内外;政治经济系人口理论研究所所长李南寿教授,
负责包括联合国资助和国家计生委基金在内的多项课题,为杭州
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项参考成果;历史系原主任顾学宏
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世界史》获1995年度杭州市政府优秀
社科一等奖、浙江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993年,黄书孟、于
秀源、樊维纲、李南寿、孙希达、林正秋等六位教授因教书育人
成绩突出,荣获国家教委高师院校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其中于秀
源教授获二等奖,其他五位教授获三等奖。
学院十分重视基础教学工作。各系均配有主管教学的系副主
任和教学秘书,以学科划分的教研室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负
责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务处作
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处理全院日常的教学工作事务,
监督、检查各系教学计划的实施和评估教学质量,帮助各系作好
教学工作并协助院领导作好教学管理工作。经过十八年的发展,
目前全校已建起近60个教研室、234个专业实验室。 近几年来,
学院在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加强
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增设了一些师范
教育和非师范应用性专业,以加快中等教育紧缺专业师资的培养,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整体知识结构
的调整,增强办学的活力;以“把握方向性,突出师范性,拓宽
以“把握方向性,突出师范性,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为指
导,全面修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并采取措施加强对教学计划
执行的管理;全面开展各系各专业主要课程建设的工作,把提高
教学质量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并以此来带动其它课程建设;
开设了四类副修系列课程(英语系列、计算机应用系列、化学专
业生物系列和历史专业政教系列等),以增强高师生适应中等教
育课程结构改革的需要;加强了高师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先后开
设了电化教学概论、普通话、书法、音乐欣赏、应用语文、实用
美术、班主任工作概论等基本技能必修或选修课。在全校师生的
努力下,学院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如外语系学生参加1993
年全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四级统考,以平均68.03分、通过
率81.48%的成绩在公布的55所高师院校中名列第一。1
8年来,学院已为杭州市、浙江省以及山西、新疆、安徽等地培
养了近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多在中等教育园地辛勤耕耘,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此外,学院自1993年始与天津音乐学院、杭州大学、浙
江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创了学院研究生
教学工作的先河,为面向未来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学院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全校现有教育科学、人口理论、
浙江地方史、高等教育、台湾问题、马一浮、吕思勉、车辆电子、
化工新材料、高新化工技术、信息、古籍整理等十二个科研机构;
每年承担数10项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院级科研基金每年立项
50余项,横向合作或协作课题数10项;办有《杭州师范学院
学报》、《高师教育研究》、《语文新圃》、《杭州师院报》等
刊物。建校以来,全院教师共发表(或出版)科研论文、学术著
作3500余部(篇),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100项。据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学院每年发表的自然科学类
和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数量在师范院校中都已名列前茅。在稳定、
持续地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课题的开发研究,为
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如“高低法汉字编码微机系统”等10余项
获得国家专利,其中“GD-110高能无触点汽车电子点火器”
、“移印油墨及移印头用特种胶料”等项目填初了国内空白。
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学院先后聘请美
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教授、学者来
院讲学或任教,并于1986年与美国南伊利诺大学(爱)结为
姐妹学校,1993年和1994年,又先后与韩国仁川教育大
学、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等建立了校际交流协
议和意向。1993年3月,学院成功地主办了由中国社科院新
儒学课题组、浙江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浙江省社科院、杭州大
学、西泠印社等三十家单位共同发起,海内外专家学者60余人
参加的“马一浮国际学术研讨会”;1994年7月,成功承办
了由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国际交流组、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
学研究会中专委员会、浙江物理学会等主办的“国际中专物理教
育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大洲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
参加了会议。1981年以来,还先后承办了“中国历史文献学
会年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年会”、“全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年会”、“全国教育学教学研讨会”及若干省级学会的学术活动。
校园绿树成荫、环境清雅,是教学和科研的理想场所,多次
被杭州市授予“绿化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
位”等荣誉称号。自1983年以来先后建成了新颖别致的多功
能音乐楼、美观实用的图书馆、宽敞舒适的食堂、设施齐全的4
00M标准田径运动场、明亮洁净的理科实验大楼等现代化建筑;
还设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幼儿园、医院、校办工厂等,为教
学、科研、教育实习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图书馆现有藏书50
余万册。各类期刊、报纸2000余种。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
引下,学院先后办起了化工、电子、食品、印刷及工、技、贸相
结合的校办产业,总资产额近2000万元,工厂所生产的化工、
电子、食品等产品,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受到用户的好
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产值达1600多万元。
学院倡导“忠诚、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目前,全体
师生员工正满腔热情投身到“争创全国一流师院”的活动中,力
争到2008年把学院建设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具
有一流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学生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全国一流高等师范学校,为实现这个总目标,学院
制定了以下总体发展规划:
1.学院规模有较快发展。到2000年,全日制在校生达
到3500人(力争提前一年达到),到2008年达5000
人;
2.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到本世纪末,设立3-5个硕
士学位授予点,个别专业争取与兄弟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到2
008年,硕士学位授予点力争有较大发展,个别专业争取获得
博士学位授予点;
3.专业设置更加齐全。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基本稳定基础学科的规模,适当发展新兴和边缘学科,重点发
展应用学科”的精神,2000年前,增设教育、计算机专业,美术
专科升为本科。2001年后,新增地理教育专业和若干个职教专业
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非师范应用性专业;
4.办学形式更趋多样。到2000年,要做到研究生、本
科生、专科生、职高生兼收。师范专业、职教专业和应用专业兼
有;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全日制教育与函授、夜大学,学
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2000年后,主要招收研究生和本
科生;
5.逐步建设若干个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
6.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
伍,到2000年,专职教师达500人左右,职称结构中高、
中、低比例为5:3:2,到2008年,师资数量有适度增加,
质量有较大提高,结构更趋合理。全院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和
满负荷工作制;
7.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投入比,积极引进科研
经费。随着科研经费的不断增加,建立专职科研队伍;建立各学
科带头人人才库,形成一支能承担各层次基础研究项目和“86
3”高技术项目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基础研究队伍;
8.办学设施与办学规模基本相适应。到2000年完成学
院总体规划,2008年要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
化;
9.加强校园基础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营造“高雅、文明、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10.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资料
库、信息库作用,逐渐成为全院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加强馆际
联系,逐渐面向社会,提高社会效益;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不
断改善图书馆工作条件,到2000年图书馆藏书量力争突破6
0万册。
钟灵毓秀,得天独厚。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以其
迷人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
件。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过程中,杭州师范学院将积极争创全国
一流师院,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华夏东南第一州”。
专科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教育 政治 历史 旅游文化与语言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物理教育 实用电子技术 涉外文秘 化学 生物 音乐教育 体育教育 美术教育

本科专业设置

教育管理 经济学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育 英语教育 音乐教育 美术教育 历史学教育 数学教育 物理学教育 化学教育 生物学教育 计算机科学教育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通讯方式:

杭州市文一路96号

邮编:310036

传真:

电传:

电话:8078124

电报挂号: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杭州市教育委员会

校舍面积:

8.43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49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2390
专科生: 943
本科生: 1298
函授夜大生: 149

教师总数: 346
教授: 20
副教授: 76
讲师: 130
教员: 31
助教: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