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英语科考试(NMET)是按照标准化测试要求而设计的。
 Ⅱ、考试内容和形式     英语科考试以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发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为依据,覆盖中学阶段英语科所学过的内容。试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组成:第一卷为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包括Ⅰ、Ⅱ、Ⅲ大题。第Ⅰ大题测试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第Ⅱ大题测试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第Ⅲ大题测试阅读理解能力。第二卷为主观性试题(即非选择题),包括Ⅳ、Ⅴ、Ⅵ大题,测试不同层次的书面表达知识和能力。
 Ⅰ、单项填空
 共25小题,每小题1分。A节5小题,B节20小题。本题所考查的内容有:
 A>语音知识。每题给一个关于语音的提干,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B>语法、词汇和习语。每题在一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Ⅱ、完形填空。
 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在一或两篇短文中留出2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生在大题时应通篇考虑,掌握大意,运用综合有关知识。
 Ⅲ、阅读理解。
 共25小题:A节20小题,每题2分;B节5小题,每题1分。
 A>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选择最佳答案回答问题。在不超越中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三个原则:
 ①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单词,篇数不少于3篇;
 ②题材多花样,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
 ③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②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③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④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能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⑤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B>在一篇对话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足后的对话意思通顺、前后连贯。考生应在通读全篇对话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理解谈话内容及谈话双方的意图。
 Ⅳ、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注释,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使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明确。
 Ⅴ、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本题给出一篇短文,其中10行右边标有题号。要求考生判断是否有错,如有错即将其改正。错误的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该题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
 Ⅵ、书面表达
 该题30分。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书面材料。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短文等。书面表达的要求是:
 ①切中题意;
 ②语言准确、得当;
 ③条理清楚。
 试卷第一卷,要求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第二卷,在试卷上作答。总分共计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内容、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 题号 | 内容 | 题量 | 计分 | 参考时间 |  
                  | Ⅰ | 单项填空 | 25 | 25 | 12 |  
                  | Ⅱ | 完形填空 | 25 | 25 | 18 |  
                  | Ⅲ | 阅读理解 | 25 | 45 | 50 |  
                  | Ⅳ | 单词拼写 | 10 | 10 | 5 |  
                  | Ⅴ | 短文改错 | 10 | 15 | 10 |  
                  | Ⅵ | 书面表达 | 1 | 30 | 25 |  
                  | 总计 |  | 96 | 150 | 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