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方言

作者(来源):陈梅芳    发布时间:2006-05-26

汉语有许多方言,大体而言有七大方言:官话、吴语、湘语、赣语、闽语、客语、粤语。其中的官话属中国北方语系,其它的六种语言属中国南方语系。每一种语系还分做几个方言,比如讲闽语会使大约分做五个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闽东方言、闽中方言、莆仙方言。
   在长江中下游有一句俗话:十里不同音。这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方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之所以会形成如此众多的方言,主要是由于以前的人们交通不便,造成各地之间的交流很少。特别是在长江一带,处于北方话向南方话过渡的地区,并且这一地区丘陵众多地处偏僻。而在北方,自古以来交通便利各地之间交往频繁,所以很容易形成了一种较为统一的方言。
   有一个有趣的事实:现代北方话明显是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语言的影响,其实最典型的要数北京话里的儿化音了。所以章太炎曾经戏言:孔老夫子说的话极可能是潮洲话。而朝鲜话则是当地土话和唐音结合而成的。其实,章太炎这句戏言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你若要是想听古代的北方话,可能就要从潮洲话、客家话、广东白话里找感觉了,因为它们更接近于中国古代的方言。

  
粤语系
  粤语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它的直接来源是古代汉语……>>>
  
吴语系
  吴语初源来自古楚语:吴越地区在春秋时为吴国越国领地,当时这些诸侯国的主体民族为百越人(属侗台语族)。吴为越并,语言并无变化。越后又为楚国所灭,吴地被列为三楚之一的“东楚”内。这表明是楚人给吴越地区带来了华夏语基础。这还可以由如下几个方面推论………>>>  
  相关连接:
吴语读字 >>>  吴语中的古僻字 >>>   吴语的地理分布 >>>
  
湘语系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我们来看看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是
……>>>
  
闽南语
  
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三摆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蛮佮避乱……
  台语的形成:明朝的福建是一个海洋时期.十七世纪郑成功殖民台湾是台语发展的关键。郑成功带领三万七千的将士眷属来到台湾。闽南人自然将母语带来台湾
……>>>

  
北方语系
  北京官话,昵称“京片子”,汉语方言之一,亦是官話的十个次方言之一。以北京音系为代表,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东北、新疆,使用人口1500万左右。北京官话是中国大陆官方语言的普通话的基础音系,它的语音特点就是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新疆地区的北京官话区集中在北疆,是50年代以后生产建设兵团汇集所致,同样的情況出现在东北的北京官话区。在北方语系中,比较有特点的是四川话。四川话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加入了当地的语言特点和一些南方特色的方言。

  
客家话
   客家话原本属于北方方言,在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和南方的其它方言互相融合,而形成了一种和北方方言不同,却又异于南方方言的一种新语言,就是客家话。客家人从中原南迁,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以及宋代金人入侵。所以客家话主要是唐、宋时期中原的语音。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