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喜”是指去看望刚出生的孩子。它对于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来说,有着一份很深的情结。小时候时,常跟着母亲,拎着一包红糖和十个鸡蛋去看喜。小毛毛有的我称为弟或妹,有的是侄子或侄女,有的甚至比我辈分还大。反正跟着大人后面闹哄哄,有时还能捞着一两个水铺蛋吃,那滋味别提多高兴。成年了,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也陆续的结婚生孩子,看喜是必不可少的。每逢此事我们总是带着几尺花布加上一双小鞋、小帽或自织的小毛衣等去看喜。有趣的是这些小玩意儿,还不舍得让孩子穿,有时送来送去兜了一圈东西又回到自家了。
1982年冬天,我们的儿子出世了。(那时我们夫妇在江西一所师范学校做教师,每月工资34元,这收入在当时当地实属中等。)记得婆婆从上海寄给我们好几个包裹,其中有一大包是旧床单、旧内衣做的尿布。当然还有孩子姑姑自己缝制绒布内衣,大妈妈编制的毛线外套等。婆婆陆陆续续还请人带来鸡蛋卷子面给我吃,说是吃了奶水好。当地人看了还很羡慕,我们也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那时哪家是带孩子的只要看门外、窗外挂得尿布就知道。特别是久雨初晴时,那竹竿是一根又一根,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就像万国旗一般。记得我们孩子还不到两个月时,一连好几天不晴,尽管我家的尿布很富足,但还是造成了紧张。我们急中生智,老公用竹条编了一个罩子套在木炭火盆上烘干。可不知婴儿皮肤娇嫩,用后屁股发红后感染,啼哭不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才好转。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孩子乘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顺利的到大学毕业,成了祖国的建设人才。
近一两年来,我校好几位教师喜添儿女,“看喜”又成了我们新的课题。十年前同事间看喜买些纸尿布、尿不湿小床垫、婴儿沐浴露等已挺时新。可时下婴幼儿的用品、食品种类繁多,学问深奥。
送衣服吧,会觉得准妈妈们都会给宝宝准备好衣服了,而且新生儿最好穿别的小孩穿过的衣服,据说比较柔软。送纸尿裤,你觉得很合适.,因为现在的婴儿都穿纸尿裤,晚上不用“把尿”影响孩子的睡眠;白天也不会因为尿湿而难受。但又不知道人家宝宝对纸尿裤是否过敏的,品牌实在太多,不知人家喜欢那一家。
送婴儿奶粉,又一定要先问清楚对方的宝宝吃得是什么牌子,现在的宝宝都很娇贵的,不会吃那些没牌子的东西,那货架上摆放着国内、国外的奶粉的牌子叫人看得眼花缭乱,不能轻易买来送人……
“看喜”虽越来越棘手,但我还是情有独钟。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传达亲情、友情的形式,还能带着我从这个小小的镜头中看到日新月异的祖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