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上海高考每年将考两次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1-26

  1月24日上午,上海的4700多名考生在寒风中迎来了2000年上海春季高考第一天。

  第一天的考试科目设置为上午语文,下午外语。与往年“黑色七月”的秋季高考相比,春考考场气氛要平静许多,记者在徐汇区第五十九中学考场外看到,学校门口仅站了一名维持秩序的交警和几位陪考家长。考生表现也比较轻松平静。语文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表示试题不太难,另一些学生则称,因为春考多了一次进大学的机会,心理压力不大,所以发挥比较正常。

  语文卷中占大头的作文试题被认为颇有创意。作文分大作文和小作文两部分,在150分的总分里占了70分。小作文要求以“节日小景”为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这类文章考生平时大多练过,难度不大。大作文由一组三幅漫画构成,要求以“人与机器人”为题,根据已提供的材料,续写700字,完成一篇议论文。材料大意是:老B买了两个机器人。一日外出,他就坐在筐里,让机器人用扁担抬着,认为这样既不用力又不用动脑筋。于是老B拿出烟斗悠然地抽起烟来。没想到两个机器人一直往前走,遇到大河也不绕行,径直就涉水前进。这时老B仍坐在筐里一动不动,等到发觉不妙时已经太晚了。两个机器人上岸后,筐底朝天,只剩下老B的帽子和烟斗,老B不见了。几个正互相对答案的考生表示:“这个题目蛮现代的,其实就是写人与电脑的关系嘛。”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认为,小作文考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扣住“小景”,就可以多角度发挥;大作文除了考观察能力外,还要看考生的分析能力,关键要读懂画的含义:人的思维要跟上信息时代,要有创新意识,不能盲目受控于机器。

  上海市副市长周慕尧表示,今后上海每年都将实行“两次高考,两次招生”。另外,上海今年还考虑在有条件的高校通过考试招收插班生,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