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的“走进寻常百姓家”及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用键盘敲出来的汉字,大有取代用笔写字的趋势。小学低年级尚有写字课,而到了大学,学生已习惯于使用电脑来完
但是,写字真的不重要了吗?我们真的可以很潇洒地一概弃用钢笔、毛笔书写汉字而“换笔”改用电脑敲敲打打了吗?答案当然是不!俗话说,“字如其人”。而现在是千人一“字”,大家伙都用电脑打字,连签字也可来个“电子签名”。这样一来,字写得不好的也可以“藏拙”了。但长此以往,汉字文化的弘扬,汉字文化中所蕴涵、所熔铸的智慧、生命力、创造力如何才能传承下去呢?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一个人的字迹蕴含了他的个性和修养。针对上述现象,全国中华美德研究会副理事长邱之乃指出,文字的产生是古代文明构成的要素。我国从甲骨文产生起,其间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等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团结统一起到过而且至今仍然在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发展演化到今天,不但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学习传承文化的工具,而且它还成为了富有特色、令人称绝的书法艺术。小学生应把练字作为一种兴趣来开发,从审美的角度来练习书法。这样不仅能练一手好字,还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还建议,学生平时就要练字,多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不但要练钢笔字,毛笔字更可以多练一下,当你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时,不但是一种优势,而且有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现在的人多心浮气躁,应该多花功夫在练字上,可以“修身养性”。学习课程中可以开设软笔书法课程和硬笔书法课,以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乐而好学”。
写好用好我们的汉字,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关系到中华文明传承和不断发展与弘扬的大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提倡我们的大中小学生乃至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与汉字保持“亲密接触”,经常地练练字,多欣赏名家的书法珍品。这样,不仅能写出一手或清丽或刚劲的好字,还能提升自己的修养。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仅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对学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书法也懂得了好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谦让,写字时,写这一笔就要给下一笔留下位置,不能写满。几年书法练下来,学生就懂得了谦让、帮助、和谐、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