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够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落实到孩子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凡符合上述原则的饮食行为均可称为良好饮食习惯,反之则称为不良饮食习惯。
吃多样化食物
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孩子获得全面营养,基于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类似食品中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
均衡膳食
如果我们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虽然表面上食物种类也很丰富,但从营养素的量来看就会发生偏差,破坏了营养素的平衡。应按比例摄入各级食物,并注意食物间的搭配,如:粗粮与细粮的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的搭配、鱼禽与肉类的搭配等。
按时就餐
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量。
饥饱适度
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餐各占30%,午餐点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孩子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清淡饮食
由于过甜或油腻的食物难以消化,又缺乏膳食纤维因而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选择适合的食物
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的儿童贪吃生冷食物,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的儿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过多的火锅,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就是因为食物属性与体质不相符合。
文明用餐
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在用餐的过程中做与就餐不相关的其他事情,如:玩耍、看电视、打闹、大声交谈等。
健康的饮食习惯,从儿时养成,健康将伴随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