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001年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说明(文理综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25

    文理综合:测试考生发展潜能

【考试内容】

    考试目标

    1.了解、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

    2.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3.评价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有关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考试内容

    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

    2.理解相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3.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4.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5.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6.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考试范围

    文理综合科考试含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六个科目,只考相关学科《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3.题型分数比例:

    (1)选择题:约60%;(2)非选择题:约40%。

【命题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综合能力考试的测试目标及内容,一方面,不同于各学科考试中关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要求,不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总汇”;另一方面,综合能力考试也不是在测试所谓的“一般智力”或“一般能力”。

    综合能力考试所测试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是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又相对独立于各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能力。

    “综合是用各种要素和各个局部构成一个整体。这涉及到把部分、局部和要素等起作用的过程安置和结合起来,以此组成过去没有清楚呈现的式样或结构。”目的在于把对象作为统一的整体或过程来加以认识。我们强调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融合,正是基于对综合能力在学生素质构成中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综合能力考试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考生独特的信息,它的测试目标及内容,与物理、历史等具体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及内容是不同的。可以说,现行高考在“3+X”方案中增设综合能力考试,将在坚持和改善物理、历史等具体学科考试的基础上,大大丰富高等学校招生的评价方式与手段,同时,中学对学生的评价也将更为全面、客观。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该偏重于能力测验,特别是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在未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它着重反映的,不是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必须符合的条件,而是考生认知活动过程本身。高考只有立足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的认知活动,才有可能比较科学和公正地评价考生多种能力的有无和大小。综合能力考试更是如此。

    综合能力考试所涉及的材料,设置的情境,以及设计的问题等,对考生来说,都应该是新的,或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教材中已采用的。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考生可以从某一角度解答问题,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考生解答问题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可以从某一学科内进行选择,也可以从多个学科内进行选择。

    同单学科考试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核相比较,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发展的某一要素或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高考中单学科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基础性、典型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阶段中学教学的实际,综合能力考试更多地考查的是学科内的综合,即考查学生对学科内不同要素、部分、环节之间内在联系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将逐步加大跨学科综合的考核力度。

    总之,综合能力考试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学科内容的安排,并非事先有一个固定的比例,而是服从、服务于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的固有逻辑,不搞学科知识的“拼盘”;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以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