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面对高考 媒体为何如此多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5-31

编者按

  近几年来,不少媒体越来越把高考当作了宣传的重头戏。每到考试期间,电台、电视台、网站、报刊纷纷炒作,由于缺乏对政策背景的基本了解,道听途说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更有甚者还编造虚假新闻哗众取宠。媒体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加重了考生的心理压力,也使得家长“草木皆兵”。在今年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方廷钰委员提出议案,大声呼吁:“拜托媒体,别再炒作高考了!”

  其实禁止高考炒作历来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一贯原则,最近教育部有关部门向中央各新闻单位发出《关于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宣传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求今年要淡化高考的宣传,不做考前的追踪报道,不渲染考试气氛,不做试卷分析。本刊从今天起将陆续发表系列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度炒作高考带来的危害,以期引导广大考生端正态度,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求学观。

  拜托媒体,别再炒作高考了

  ——方廷钰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的发言

  不知从哪一年起,高考成了媒体的炒作热点。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高考炒作胜过7月高温,电视、电台办专题、专访,报纸开专版、专栏,新闻炒作铺天盖地。建筑工地不准出大声,警察、城管队员上街维护秩序,警车帮忙运送学生等等,这些属于社会对考生的关怀,搞一点切实的服务,事后发几篇报道也无可厚非。至于那些“氧吧车”、“高考客房、宾馆”就不要再提了。老实说,住得起几百元一天的高考客房者也是寥寥无几,与广大考生是无缘的,何必提它呢。如果哪位考生家长愿意让孩子住总统套间,媒体不要理它。新闻猎奇是旧社会小报热衷之物,我们的媒体不是讲舆论导向吗?据说去年高考期间,北京四中考点门口架起了4台摄像机,一位记者还爬上大树猛拍一通,比采访外国元首来访还要卖力气,值得吗?更有甚者,还闹出个什么“考试经济”,真是无奇不有。照此下去,将来还会有“厕所经济”,北京不是在下大力气改善城市厕所设施吗?别拿“经济”开玩笑了。

  我是学生出身,自打上学起就考试不断,中考、高考全参加过,家长照样上班,心态平平常常,斗志却不懈怠。古今中外,考生数总要大于录取数。当然,如今竞争激烈了,但扩招以后,以北京为例,高考录取率在50%以上。而且录取数逐年还要上升,要不了多久入学率也会赶上发达国家。

  高考炒作降降温吧。从去年5月开始,北京5000多名考生去做心理咨询,历年落榜生中有得精神病的,有轻生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减轻学生负担落到实处,嚷嚷好几年了,也没有想出一个良策来。去年12月6日,北京两位初中女生竟相约跳楼,幸被联防队员救下来,她们在遗书上写着“学习负担太重了,感到活着没意思……”高考炒作该降温了。

  莫“炒”高考

  每年一到6月底7月初,一些新闻媒体总要连篇累牍地刊登有关高考的文章:领导如何重视,家长如何关心,教师怎样辅导,学生怎样紧张……好像高考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似的。

  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几个阶段,学生参加高考,应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对社会来说,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高考,这是教育行业的一种正常运作,大炒特炒,实在没有必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渠道的增多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了,绝大部分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如愿以偿,万人挤独木桥的局面已大有缓解。对考生来说,高考只是就学方式的一种选择,对高考作过火的宣传,不仅会给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会影响家长、老师的情绪,误导他们的认识。前几年就发生过高考期间家长堵截车辆、阻断交通的事情,还有的考生因为紧张,在考场突然发病。有的学校、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竟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纵容乃至帮助学生舞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素质教育不把升学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而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整体提高,看个性特长是否充分发展,看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否有较好的发展势头,而这些都不是一次高考所能包容的。“炒作”高考,只能强化应试教育,不利于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害无益。

  希望新闻从业者能以平常心态对待高考,千万莫再“炒”高考。(四川眉山 朱明银)

  “过来人”说:媒体不要帮倒忙

  现在的媒体颇有过于炒作的味道,就像炒作明星一样地炒着高考,诸如“你想高考多得60分吗?”、“高考成功手册”、“高考应试技巧——教你100招”、“考生应试心理宝典”、“为成功者导航”、“出自专家之手,最权威的模拟试卷”、“考前60天冲刺”、“高考必备100题”、“要想高考拿高分,你的孩子吃什么?”等等。七嘴八舌,你出此招,我出彼招,“高招”频出,大有不炒爆高考不罢休的架势。

  媒体开出的“方子”真是灵丹妙药吗?这些招数对考生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近日笔者走访了一些作为“过来人”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话耐人寻味。

  刚刚考进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吴磊说:“媒体上说什么,家长都记在心里,见面就跟你说:心理要放松,心情要愉快,营养要上去,买的补品要按时吃,想吃什么咱就买什么,只要能考上……我不知道是我妈在高考还是我在高考,我真怕万一考不上,多对不起老妈的一片苦心呀!当时,我一想到这儿,眼里都能流出眼泪。”

  北京工商大学99级学生江小辉已经按照自己的理想考到了北京,但至今一提起当年的高考,还是一腔怨气,满脸烦情:“媒体每天都推荐东西,搞得家里今天买一套模拟题,明天买一本书,后天老师又推荐资料,都说专家呀,权威呀,做都做不完,我真担心是不是我漏掉哪一套就考不上呢?”

  人大的高艳艳回忆起自己埋头高考复习时的情景,说:“媒体说得太多了,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不知该相信谁,有时感到迷惘。其实家长关注高考,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现实,关键是苦心得来的‘指导’、‘信息’是不是假冒伪劣。面对客观存在的社会需求,教育部应该指定一个渠道或者一家专业媒体,专门为考生服务。”

  柴晓鹏则建议:“现代人情感十分脆弱,有人考不上离家出走,有人还会自杀,考上的也有心理不正常的,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高考是一个热点,媒体应该关注,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尺度,达不到或过之都不好。媒体应多作考生高考路上的服务者、领路人,不能做无形的“助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