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指责,作为一个两年前也曾参加高考的大学生,我很想为高考(主要是它的考 查内容)鸣不平。在我看来,高考的内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式比较新颖,内容比较灵活,根本不存在死记硬背的问题,而至于扼杀个性的说法,也不能绝对这么说。
拿文科的政治和历史来说,考查的大多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没有考书上原话的。根据我的体会,不论是政治还是历史,如果某一道题答不出来,那么,即使被允许去翻课本也仍然答不出来,因为书上没有现成答案。但是,并非所有的考试内容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曾翻过高自考的历史试卷,发现里面的东西大多是课本上的死知识,与高考的内容有着质的区别。
高考语文是受责难最厉害的,好多人都指责语文考试的内容不符合语文的特点,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可是,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最近《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摘录了1932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语文试卷,作者对这份试卷持赞赏的态度,并表达了一种“今不如昔”的意思。的确,和如今的标准化试题相比,那份试卷倒是很精炼,一共就6道题,可是,这6道题都考了些什么呢?———把一段古诗翻译成散文;列几部古籍,问它们的作者或编者;“四书五经”、“四部”是什么,“唐宋八大家”是谁;要求举出五部秦以前的书;列五句话,问“之”字用法的区别;此外,就是一篇作文了。我怎么也看不出来,这些考题比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强在哪里。大多不都是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吗?用如今韩寒之类“叛逆者”的话来说,知不知道四书五经和我说话写文章有什么关系呢?相反,在如今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倒是很难见到这么直白的考死知识的内容了。前几年“文学常识”一项有死记硬背之嫌,后来也被取消了。
也许,理想中的高考内容(特别是文科)应该更多一些灵活的、让考生自由发挥的甚至是“怎么说都算对”的内容,但是,我们不应该脱离现实思考问题,也不能脱离现实去指责高考的内容。许多人对于命题者考虑“区分度”等指标表示不满,认为正是对于这些技术指标的过分关心才造成了考试内容不灵活,可是,没有“区分度”行吗?实际上,高考就是用来“区分”和“选拔”的,因为我们的大学资源不足,不能让每个人都上大学,所以,只能通过高考来决定谁有这个资格。高考内容当然要改革,其实,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但是,改革有一个前提或者说制约条件,那就是,不能削弱高考的选拔功能。
人们指责起高考来都挺容易,但是,没有高考不行,它是一件关乎千万学生利益的事情;高考内容太活了也不行,高考的命题绝对是一门学问,因此,我们还是应该以负责的态度对高考多一些理解。也许现在高考的内容不是最理想的,但是,权衡利弊,目前还很难找到更好的改进方法,这是一个必须尊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