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考阅卷老师谈考生得与失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7-24

  政治

  客观题失分多论述题得分高

  7月17日下午,北京地区高考政治试卷批改工作收尾。就今年考生的总体表现,阅卷领导小组成员、西城区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主任张伯华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张老师认为,今年政治客观题的答题情况不容乐观,估计平均分将比去年低4分左右。单项选择题的第2题、第15题和第20题正确率最低,对从第11~14题的首次大规模“连题”,考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归结原因,张老师指出,一是考生未吃透教材的基础知识,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不高;二是考生观察能力较弱,尚未充分掌握利用试题有效信息的技巧。

  此次不定项选择题的平均分为9.69分(总分为27分)。其中,第25、31、32题的正确率很低,分别为26.3%、10.7%和30.3%。张老师指出,考生在答题中“任意延伸”是失分的最主要原因。

  谈到此次主观题的答题情况,张老师说,各为9分的两道简答题,考生平均得分均不足3分,而论述题平均分均在10分以上。他认为,“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是最大症结。例如,第34题问“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应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考生却回答成“什么是‘三个代表’,它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将背景材料纳入辨析题”是此次考试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给予考生明确导向,防止跑题。张老师分析说,在两道辨析题中,考生基本上都能够找准辨析点,既能作出正确判断,又能较为完整地陈述原因。不过,不少考生弃材料于不顾,只能作浅显笼统的讲述,而无法紧扣题意、具体分析。

  论述题则涉及网络和农村经济,不仅贴近考生生活,也是平时复习的重点内容。在设问上,提问指向明确,亦步亦趋,符合考生的思维习惯。因此,有的考生能拿到19分和22分的高分(注:该题设有加分情况)。不过,张老师也指出两点不足,一是思维不够开放,例如在“如何治理互联网存在的弊病”方面,考生只是局限于“依法治理”,而没有想到“提倡网德”;二是考生不能及时发现题干的内涵,随心所欲“漫天撒网”。例如最后一道分析图表题,考生不能准确看出“表1和表2有什么经济联系”,更不能扣准试题回答“根据表1和表2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和途径”。

  对此,张老师提醒下届考生在狠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关心社会生活、关注时政,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跨学科间联系,并充分掌握答题技巧和规范。

  语文

  创新试题孕育新颖答案

  北京地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考语文试卷批改小组领导成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考生在答题时更为大胆,不仅在现代文阅读题中出现了丰富多彩且极富创意的答案,而且此次作文形式也是历年来最为多样的。

  现代文阅读是此次考试出新的一部分,强化了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并给予考生较为宽广的发挥空间,易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和个性。该老师透露,虽然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许多考生并未因此增加负担,在回答问题时颇为勇敢,“他们一反常规的思维方式,令不少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有考生获得了17分的高分(满分为18分)。“但试题的开放性与答案的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悖论”,因此,此次的阅卷标准更为多样化。不过,这位老师指出,从总体情况分析,考生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新颖的设问,大多数答案都较为传统,得分也就基本与去年持平。

  在语言表达试题中,该老师认为,考生回答得普遍较好,得分相较于往年偏高。例如第25题将长句变为短句,有些考生则给出了比标准答案更加确切的回答。但这位老师同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细部训练上存在明显不足,虽然他们知道应该怎样作答,但落实在纸上的答案却和所想的不一致。例如第27题压缩题,很多考生只是提取几个具体动作,却不能用一句话准确地概括,文字量虽符合要求,但意思却不正确。该老师还认为,此次客观题的总体难度不高,内容平适稳定,区分、选拔的性质不明显,因此这次语文成绩“有出现特别高分的可能性”。

  数学

  总体作答情况好于去年

  参与今年高考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批改工作的北京四中教师谷丹认为,考生的总体得分会略高于去年,但考生也暴露出基础知识不牢固,数学基本能力差等弱点。

  比如,第17题第1问,考生基本没有太大的困难,答对率十分高。而在第2问,有些考生则有点发怵。如果考生较为迅速地添加了二面角的棱,他们的答题就会十分顺利。但仍有一小部分考生不能及时添加这一起关键作用的辅助线,正确率明显下降。第19题评分标准的给分情况有利于考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得分差距”。

  第20题的答题情况不甚好,考生的实际水平与出题者出现了偏差。据谷老师介绍,一般情况下,置于该位置上的考题不会十分难,因为出题者要考虑到考生的心理情绪和答题状态。她说,该题在做法上并不存在任何困难,但对题面结构的理解程度要求很高,而且其所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并不作为大题进行考查。出题者着重检验的是考生的基本数学能力,但考生在复习时通常将重点放在知识训练上,所以该题的平均得分在非选择题中居于最低。另外,考生对代数式的结构变形不十分清晰,对抽象字母不是特别适应,“这些均造成考生的得分率普遍偏低”。

  按常理大部分考生对第21、22题会有所畏惧,可实际作答情况则不错。分析其原因,谷丹说,考生对应用题所涉及的场景十分熟悉,在公式、技巧运用等方面也较熟练,失分不多。而最后一道试题,其第1、2问较为简单,大部分考生的答案都令人满意,而第3问有一定难度,是属于“拉开差距”的地方。

  谷老师还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数学的总体作答情况比较稳定。她建议往后的考生更应注重具体知识点的把握,并有意侧重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历史

  审题不清造成大面积失分

  “学生一旦出现审题方面的偏差,就会‘虚假满足’,从而造成该答的不答,不该答的回答一大堆,丢分也就不奇怪了。”对今年高考历史主观题的答题状况,北京地区高考历史阅卷小组成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耿胜利老师分析道。

  据耿老师介绍,第33题材料解析题的设计是开放性的,即给出正反两方面答案,只要考生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然而,从考生的试卷来看,“他们大多空泛地夸夸其谈,结合背景的力度十分弱”。材料中虽提到“法国热月政变”,但考生却无法联系当时的历史状态综合评述其思想,而是仅仅局限于“只有资产阶级才能怎样”等问题,有的考生则干脆摘抄材料。该题满分是12分,平均分只有4.4分。另外,第31、32题的平均分也只在6分左右(满分分别为10分、12分)。

  据了解,在正常情况下,材料解析题的得分起码在满分的60%以上,而今年却只占50%,“属于不太乐观的局面”。耿老师指出,审题不清、扣题不紧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不是教材内容的再现,考生就无所适从”。

  耿老师说,“问答题的回答情况则更糟”。得分较高的第36题平均分是7分,不足满分的50%,而第34、35题的平均分却只为5.68分和3.5分(满分分别为15分、13分)。

  第34题,大部分考生出现十分严重的审题失误。题问“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其主旨是要求考生从原料和主食品种两方面进行分析,给分则各占一半。然而,多数考生却从服饰、原料和主食品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将重点倾向于服饰中的民族融合,“此涨彼消,考生前一方面的文字一旦过多,就忽略了另外知识点的作答,得分自然很低”。耿老师指出,如果考生一下笔就“走向歧路”,势必与题干背离。

  在进行第35题作答时,考生虽然能够较为准确地捕捉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有效信息,但多数考生忽略了之后的“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这一非常重要的提示。按立意应从1956年“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入手,考生却以1953年“一五计划”为着眼点,有的甚至从建国起就洋洋洒洒地下笔千言。另外,文化部分的得分点几乎没有人涉及,考生多是生搬硬套地讲述政治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意义,“知识的迁移水平较低”。

  因此,耿老师再三嘱咐下届考生在复习时不要静止地分析背诵,而要学会主动归纳知识结构,尽可能经常地进行学科间和跨学科的迁徙式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