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有权放弃大学 尊重上线生放弃志愿的选择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8-27

     这些天,新世纪第一次高考的录取工作正紧张进行。统计表明,浙江有8600多名上线考生放弃填报志愿,“自觉”加入到复习重考的大军之中。尽管历年来就有上线考生放弃志愿,但今年的数字“比较庞大”,于是引起浙江媒体的“高度重视”。对这事作热闹的报道我没意见,但诸多报道的基调或说是“舆论导向”倒让我生疑。有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所做的大标题是:八千上线生为何无情挤压落榜生。

     这些上线生是在“无情挤压落榜生”吗?我看未必。首先从逻辑上说,这话就存在矛盾和误区。“八千上线生”放弃了志愿,那么就为另外八千上线生腾出了位置,让他们上去了,最终录取的总人数还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无情挤压”的事。再一个是,这八千放弃了志愿的上线生,因其放弃了志愿自己就已成了“落榜生”,谁挤压谁呀。所以这八千考生不是“无情物”,如果硬要说他们对什么构成了“挤压”的话,他们挤压的也是自己的人生,跟自己“过不去”。

     那么,这些上线考生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需不需要加以引导,让他们老老实实填报志愿,老老实实去读大学?我看不需要,也没必要。

     首先,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即使今后出台什么《考试法》、《填报志愿法》,我看也不会把“不许放弃填志愿”列为“法条”。

     其次,高考也是双向选择的事,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向选择讲究的是公平。过去我们只看到“大学录取学生”这一头,那是因为当时大学少,招生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管什么学校,能考上能录取就大喜过望谢天谢地了。现在不同,学校多,招生多,专业设置多,选择余地大。加上学校有好差,专业有优劣,收费有高低,还有公办民办之分,“卖方市场”在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化,选择的自由度在逐渐扩大,公平性也在逐渐显现。我虽然上线了,但成绩还不太理想,所以不愿花巨款买你一个对我来说不称心的“大学座位”,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第三,放弃填报志愿,正是考生自己的志愿。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对我说,现在就业竞争这么激烈,读不好的大学,将浪费三四年时间;但读高复班,耽误的时间不过是一年。如果他在这一年加倍努力,从以后就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一年将会改变他的一生。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这种要求,当然不能拒绝。”有关人士说,现在的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对于自己的理想更为尊重,对自己将来的考虑更为成熟,他们不再简单地把“考上就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显然,放弃填报志愿正是考生自己的真正志愿。尊重这些考生的志愿,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就是尊重他们的理想,尊重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