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身份参加高考
据悉,今年教育部将在全国部分地区率先进行高考报名社会化的试点工作。实现高考报名与学生毕业学校脱钩,由学校负责报名改为教育行政部门报名,缓解学生因学校追求升学率而带来的压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X”内容高校自选
在采访中,各高校的负责人士均表示,让高校掌握“X”的筛选权则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
据了解,国家教育部门将在现有“3+X”考试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将“X”从目前的“文科小综合”与“理科小综合”变成文理并重的“大综合”。“大综合”的内容将涉及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在内的全部高中课程。对于这一变化,南开大学教务处袁处长表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中阶段的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从考试制度上鼓励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对于“X”的选择权下放到高校这一政策,各高校的负责人均表示欢迎。袁处长认为,这一政策可以使学校对考生进行充分的筛选,在尊重考生意愿的前提下,选拔更适合的学生。届时各高校各专业将根据学生综合考试成绩以及所报考学科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让那些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单独命题单独招生
此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允许部分高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一项格外引人注目。对于这一点,各高校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外语学院宣传部郭部长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很多方面都要国际化,与世界接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高校都是自主命题,自主招生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选择学生,学生同样也可以凭自身的能力和爱好报考喜欢的高校,从而真正实现双向选择;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我国现在推出这一政策,正是符合国际化潮流的体现。
南开大学袁处长则认为,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措施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来说,一旦实施这一政策,全国各地将有大量考生前来参加这些学校自主命题的考试,这样一来这些学校将面临巨大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压力,对于学校选拔考生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袁处长认为,高考作为一种全国性的选拔考试不应被废止,而应首先通过高考检验,考生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参加各校的进一步选拔。这就需要使高考从目前的选拔性考试转变成一种资格性考试。
弹性教学想歇就歇
据了解,目前本市如理工学院等一些高校已开始在校内实行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教师甚至修业年限,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度,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环境。比如,一个在学学生可以“上半年、歇半年”,只要修够学分,照样可以毕业。
不少教育界人士均认为,尽管目前教育部还未正式下达有关文件,但这些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他们也表示,高考改革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包括高校、中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做好此事。记者郭诗亮见习记者李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