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之路难道走错了?就业市场是否真在萎缩?
     就业遭遇寒冬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30万人,就业需求却未见有增长迹象。而到2003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12万人。
     就业形势的严峻,也可从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遭遇中窥见一斑。这其中,大花本钱,刻意包装,像豪华简历、手机等都成了必备品。更有甚者,在一些就业市场还闹出一个班有“5个班长,7个学生会主席”的笑话。为了能在求职的过程中增添更重的砝码,造假竟成了“必须手段”。
     而来自上海媒体的报道,该市很多大学生因难以承受找工作屡战屡败的压力,自信心很受打击;也有的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过于劳累紧张,心理承受不住了,纷纷走进心理中心咨询。一学生已经悉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所有招聘会,投出了上百份简历,参加过许多公司的面试,均以失败告终。现在她已经心灰意懒,表示不打算继续找工作了。
     “毕业生比去年多而工作机会比去年少”,这是应届大学生对今年就业形势的直观感受。“受美国9·11事件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IT业滑入低谷”、“今年是高校扩招生毕业的第一年”,成为大学生最常提起的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三大原因。
     客观分析市场
     对于目前的这种不利局面,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从三方面作了分析:一是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样不容乐观;二是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而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有限;三是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念还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
     然而,尽管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大多数的毕业生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据北京市的一些高校反映,大部分学生就业首选地区仍是北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要求比较高,出现很多不急于与外地单位签约或不在外地找工作的情况。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毕业生就业处处长陈曦的看法是:“社会需求总体上大于毕业生的总人数。可很多大学生把目标定得高,高薪体面的工作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大量基层岗位被忽视。”
     陈因此建议,在目前整体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能否提倡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她说,人往高处走很正常,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一定高度,如果达不到就必须及时调整。对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缺乏对岗位的必要了解,一次找到理想的岗位并不容易。即使是很多学生看好的IT业也不能一次就位。陈处长举例,尽管高薪体面,可IT业的流动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即使是在同行业内流动,不同的企业文化也未必适合每个人。通过在相关或相近专业的锻炼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和适应能力,也是一条值得提倡的成长之道。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一岗定终身早已成为历史。”陈曦最后认为。
     冷静看待过剩
     需求未见增长,毕业人数剧增,大学生是否过剩了?今年两会期间,天津团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和天津药业集团董事长师春生,就此有了一番对话。
     侯自新指出,现在有一些人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既然供大于求,高校不应再扩招了。
     对此,侯校长认为,高校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阵地。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差距很大,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已经制约了我们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划定的界限,入学率达到15%以上才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印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阶段”。我国的目标是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这个大众化的最低线,也就是说,以后每年,都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社会。国外发达国家也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有工作岗位,甚至硕士、博士空岗也不少,人才存在部分过剩是竞争的需要,我们应客观认识,以平常心对待大学生“就业难”。
     作为用人单位的老总,师春生则认为,大学生择业观上存在的一些偏差,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就业矛盾”。
     他举例,在美国,许多企业的操作岗位上,都有大学生。而我们不少大学生到企业应聘,首先提出要进研究室,要有丰厚的薪金。想干大事业,要有高起点,这没错,但要一步步做起,从基础做起。在我们公司,10年前进来的大学生当上了总经理、总工程师,他们无一不是从一个具体岗位踏踏实实走上来的。
     不难看出,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用人制度上的冲突,更有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化的教育,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对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而言,过剩的不是人才,而是旧的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