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高考能否让“死记硬背”走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27

    如今,“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如“过街老鼠”,落得个“人人喊打”的境地:“死记硬背”是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产物,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畸形儿,它与目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与创新教育南辕北辙。尤其在文科教学中,过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由此影响了文科教学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为了改变我国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过多的现状,去今两年全国不少省、市、区对文科考试实行了改革,山西省将高中会考中的政治、历史两科实行开卷考试;上海市、宁夏自治区和广西南宁市把中考(升高中考试)政治课目改为“开卷考”。在此形势下,不少有识之士提议,在将来的全国高考中,应减少需要“死记硬背”才能完成的标准化试题,增加理解、分析、应用类试题,逐步将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的考试变为“开卷考”,从而使高考远离“死记硬背”的泥沼。

    变“死记硬背”为认识理解、变生吞活剥为融会贯通的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将大有裨益。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在为这些改革举措和改革设想叫好的同时,对由此诱发的一种极端思想却心怀忧虑:有些人认为,应当把“死记硬背”完全逐出现行教育,一切可以在教科书中查到的东西,都不是学生们应当花功夫记忆的内容;一切可以用电脑做的事儿,都不必要求人脑去完成。即人的脑子不是用来装各种死知识的“容器”,而是用来思考、创新的“发动机”。

    在笔者看来,这种将“死记硬背”的处延任意扩大,将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记忆行为都看做“死记硬背”而予以剔除,是对“死记硬背”的不正确理解,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死记硬背”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应该摒弃的,而作为学生的学习手段,则不可以将之一棍子打死。打个比方说,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应当进行改革,但这并不是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就不需要计划了。同样的,在教与学的实践中,确实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去记忆,有的还需要死记硬背下来。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在教科书中能查到的东西都不必记在头脑中,人的脑子也并非不可以装一些所谓的“死”知识。在理科学习中,重要的公式、定理要不要记在头脑中?这种记忆算不算“死记硬背”?如果头脑中不装些这样的“死”知识,如何能将所学知识前后连贯、融会贯通?如果没有这些“死”知识做基础,恐怕只会更大程度地陷入云里雾里、一知半解,这应当是所有人在学习理科知识时的切身感受。

    当然,目前人们对“死记硬背”的质疑,更多的集中在文科领域,特别是政治、历史两科。而笔者认为,即使在政治、历史课的教学中,有些知识也还是学生们必须记在大脑中的。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如果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直至《辛丑条约》发生的时间和内容不甚明了,就不可能在头脑中形成一条中国沦为“两半”社会的历史线索,更不可能真正领会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再比如,解放战争时期,著名“三大战役”的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呈犬牙交错之势,学生们只有在头脑中有了明确的时间概念,才能真正搞清楚“三大战役”的历史进程和相互联系,才能真正领会我党、我军对于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不同战略方针,也才能从整体上对“三大战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历史是“时间+事件+人物”的学科,记忆时间、事件和人物也许并不是目的,但缺少这些记忆,就不能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实际上,记忆、理解和能力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甚至很难将它们剥离开来。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而深刻理解又是能力培养的关键。头脑中没有关于某个事物的所谓“死”知识,决不可能形成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即使有了,也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动辄引用爱因斯坦不知道音速是多少的例子,来反证“死”知识并不必要。笔者倒觉得,爱因斯坦可能不知道音速是多少,估计某道高中生都会解的几何题也能难倒他,但这并不是说,爱因斯坦的头脑中除了“发动机”就空空如也,他头脑中所储藏的,只是其研究领域所必须的知识,或者说是提问者所不可能提及的知识罢了。与此相类似,一个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可能会面对某道中学物理习题而一愁莫展,甚至回答不出连中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的物理定理。这也同样不能够说明,中学生所背的物理定理就没有必要。处于更高研究领域的人们,可能会忘记以前学的、且与自己研究本身无关的知识,但没有这些初级知识的积累,如何去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又如何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研究领域?(这里不是指考试过关,而是指知识具有阶梯性)金字塔没有地基,不可能有尖顶,虽然处于尖顶的人们,可能会忘记当初的地基是何种模样。

    换句话说,一个人头脑中多记些“死”知识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看如何利用这些“死”知识。有些人从小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有的根本不理解,有的理解得不深、不透,但就是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却让一些人终身受益,成为思想家、文学家。说到底,知识并不是能力的限制因素,而只会促进能力向更高、更广的方向拓展。记忆—知识—能力,层层推进,相得益彰。

    有两个很矛盾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一方面对青少年缺少历史知识而大声疾呼,甚至认为那些不尊重历史原貌的古装戏会对青少年的历史观产生不良影响,另方面,一些人又觉得历史知识是所谓的“死”知识,不记也罢。人们一方面对社会道德缺失、思想修养下滑而痛心疾首,另方面又觉得政治课可有可无,思想教育是限制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绊脚石”。这些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凸现出来的矛盾,说明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改革过程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摸索,人云亦云要不得,更不可以简单地以为,政治课和历史课“开卷考”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把“死记硬背”逐出现行教育就万事大吉,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我国的教育水平了。相反地,如果盲目地将所有需要学生记忆的教学内容都划入“死记硬背”,全盘否定或者一棍子打死,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将会误导教、学双方的思想和行为,把教学改革引入歧途。也许倒头来,不仅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变得华而不实、昙花一现,还可能导致社会上真才实学者越来越少,而好高骛远、心浮气躁者大量增加。

    再具体到“开卷考”这个问题。从各地“开卷考”的实验情况看,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现象:学生未上考场时,对“开卷考”持普遍欢迎的态度,以为开卷比闭卷容易;可当他们身处考场中时,却切身体会到考试没有变容易,反而更难了。考题变“活”了,答案不确定了,考生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了。比如去年南京市中考政治试卷的最后试题为:“南京市近年来自行车被盗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这些被盗的车辆又大多数流入黑市,对此,你认为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不是要反对“死记硬背”吗?不是要脱离书本联系实际吗?不要是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吗?这样的试题够“活”的吧?够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吧?可有几个学生能很好地予以回答呢?据报道,很少。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已经习惯于“死记硬背”和标准答案的学生,还不能够适应“开卷考”这种新型考试方式;另方面也提醒人们,纵然试卷中没有太多“死记硬背”的东西需要回答,但要考试过关,仍需依赖平时对文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依赖于头脑中积累了一定的“死”知识,不考“死”知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掌握“死”知识。如果将去今两年全国各地的“开卷考”看做高考改革“试验田”的话,那么依此类推,不论以后高考文科考试是否实行“开卷考”,都无法让“死记硬背”失去用武之地。即使从高考试卷中完全剔除“死记硬背”的内容,高考也无法让“死记硬背”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