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高考,为什么要父母陪同?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6-05

    现在媒体做高考“文章”可谓开足马力,铺天盖地:从命题展望、信息批露、复习要领,到志愿填报、心理咨询、考生饮食……这些内容虽然不少类似于万金油,属于正确的废话,但还不至于产生多大副作用。5月31日《中国教育报》一篇《考试期间,父母怎么陪考》的文章却让我有话要说。

    首先,这篇文章(以下简称《考》文)有一个强烈的提示:那就是所有的父母都应该陪子女去参加考试。且不说有些家庭因情况特殊而根本不能实现;即使在条件具备的家庭,无论父母还是子女,对这个问题肯定会有不同看法。(同身边的许多高中教师一样,我就不赞成父母陪考)而《考》文通篇不厌其详地介绍陪考的原因和细枝末节的注意事项,凭我多年做教师的经验,这将令许多考生及其家庭无所适从。

    高考事关考生前途命运,不是小事。但这不是父母陪考的理由。《考》文将“可以帮助孩子拿一些路上需要而不必带进考场的东西,比如伞、饮料等物品”列为父母陪考的第一条理由,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我无法想象,那些人至中年的父母,为自己的成年子女“鞍前马后”地拿着这些极其轻便而又随身可带的生活用品是怎样一种情景;同样不敢想象的是,如果每个家庭都响应此文号召,那样浩浩荡荡的“陪考大军”是壮观还是悲观?

    我还对 “万一发生堵车、落东西等突发事件,可以帮助孩子及时正确地加以处理”的第二条陪考理由不以为然。高考是考试,生活也是考试,而且是更重要的考试。如果一个考生连应对堵车、落东西这样的基本反应和能力都没有,这不仅是考生个人的失败,也是整个教育的失败,而陪考则助长了这种失败。

    至于将“为孩子准备两块手帕,一块干的用来擦汗,一块湿的用来降温”这样琐碎的细节列为陪考的第一条注意事项则更让人费解。我所知道的是,我们的学生连那样惨烈的应试教育都挺过来了,如此精心、细致的呵护是不是太苍白,太矫情了?他们总不能永远生活在成人为他们营造的“虚拟真空”里吧。

    为真正了解学生们对父母陪考到底持什么态度,我还特地在自己所任教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做了调查。结果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父母陪考,理由都很朴素:考试都成习惯了,平常父母也没来陪考过;或者所有关于考试的问题自己都能处理,父母陪考反倒紧张。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尤让人感动:让父母站在外面的烈日或暴雨下,心有不安。

    事实证明,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最能发挥出考试的最佳水平,《考》文也呼吁家长“在考试期间应给考生减轻思想包袱,多给予鼓励和关怀。在家里制造出一种宽松气氛,不要这也管、那也问,令考生烦躁不安”,对此我完全同意。但不解的是,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不顾考生实际感受,兴师动众地号召且一招一式地教家长如何陪考呢?这样事无巨细的呵护能让考生感到“宽松”吗?

    现在的高三学生已年近20,大多已经参加过成人宣誓仪式,他们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和无能,中日儿童90年代在内蒙古草原夏令营上的那场较量至今还在他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而我们父母、媒体有时却很健忘,又自相矛盾:一方面抱怨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差,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当成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而包办一切、过分呵护,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须知,学生在生活技能上的欠缺可以弥补,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对家人的过度依赖却很难消除,这方面媒体的不恰当引导“与有力焉”。

    我还注意到,《考》文几乎通篇都在用“孩子”来称呼考生,这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我知道,在美国,高中生的第一节课老师们的开场白是:女士们,先生们,祝贺你们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合格公民,这是一种意识的流露。我们的媒体对高中毕业生一口一个“孩子”地称呼,这也是一种意识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