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对高考统考模式的批判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08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时。今年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有527万,如果再加上他们的亲人、老师、朋友、考试的组织者、宣传者,全国一共有多少人参与高考、关注高考,这个数字恐怕很难统计,说“全民高考”有些夸张,但高考确实成为了我国社会生活一件大事。人们可以不理睬领导讲话、红头文件,可以不关心政治军事、股票行情,不收看世界杯足球赛,却不能对高考试卷和它的标准答案掉以轻心,因为孩子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和命运,都决定着他们后大半辈子的苦乐酸甜。

    我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制度之一。如果说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场革命,一场由集中管制转向分散放开的革命,那么这场革命还没有触动高考这座修筑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堡垒”。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那么当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原有的高考体制就明显地滞后于改革开放的进程,甚至可以说,现行的高考制度已经背离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并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

    现行高考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一考定终身”,而“一考定终身”制度的根源却在于全国统一考试。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搞统一考试,组织工作量非常巨大,这就注定了高考只能每年进行一次,一次考试定终身,并且每次考试成绩仅限于当年当次有效。综观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一年至少可以考两次,一次考试的成绩至少在两年内有效,有些国家(如以色列)甚至规定一次考试成绩在五年内有效(《环球时报》1999年4月30日)。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是由各省(州、市、区等)分别自主考试,或者由各大学自主考试,且相互错开考试时间。如此一来,只要一名考生愿意参加考试并且交纳考试费用,他便会有很多次的考试机会,一个学生只要学得好,就一定有机会考得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院校,各有“校情”,各具特色,选择录取学生自然有不同的标准;现代社会条件下的高中毕业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目前的全国高考却是用统一的试题、统一的打分标准去衡量各不相同的学生,用全国统一的标准代替各个高校的不同标准,这不仅无法照顾和满足各个高校对生源的特别要求,也无法考察和发现不同考生的真实才能和发展潜质。在这样统一考试模式的引导之下,我们的中小学校失去了特色,我们的中小学生失去了个性,继而使得我们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中规中矩”的人才,而很难具有创造天赋。

    由于是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同时有50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选的考试方式只能是笔试,口试、面试则根本无法进行。而但凡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都懂得,口试、面试之于人才的选拔是何等重要,其重要性几乎不亚于笔试。据报载,教育较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重视考生的口试成绩,俄罗斯更是将考察考生的“说话能力”作为升学考试的主体(《光明日报》2001年8月20日)。如果说,笔试侧重于考察考生的书本知识 ,口试、面试则侧重于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那么长期以来我国教 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和高考只限于笔试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高考的“百病之源”在于它的全国统考模式。因此笔者认为,高考的统考模式应该逐步过渡为分散考试模式,即先由各个省市区分别组织考试,再逐渐转变为少数名牌大学自主考试,最后完全由各个高校自主考试。分散考试不仅可以削弱甚至消除目前全国统一考试的种种弊端,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毕业给社会造成的巨大震动,有利于社会运行的平稳有序。

    另外,笔者很赞同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的建议:全国统一考试不应该继续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而应该由全国或部分省市区的中学教师联合会,或高校教师联合会,或各个高校自主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只是发挥监督、裁判的作用。要知道,把全国高考的权力集中于一个机构,集中于政府的一个部门,是非常危险的!

    实际上,近年来北京高考卷和上海高考卷的“试验”成功也表明,考生的范围越小,考题的灵活度就越大,考试和招生中的问题就越少;相反,考生的范围越大,考题的灵活度就越小,考试和招生中的问题就越多。分散化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它并不会导致混乱,而只会是利大于弊。京沪两地的成功“试验”似乎预示着,高考统考模式该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