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名北京航空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清华大学等8所院校的航空院、系组建而成。学校早在50 年 代就被国家定为16所重点大学之一,80年代又被定为全国15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建校四十多年来,北航已发展成为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大学,形成了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格局。现任校长沈士团。校园占地1400余亩,建筑面积50 多万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教师2300人,内有教授320余人,副教授940余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5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的教师47人,国家863 专家组成员7人。在校学生1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800余人,研究 生1700余人 ,外国留学生130余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宇航学院、管理学院、飞行学院、理学院、海淀应用技术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系、动力系、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制造工程系、机械工程与电气工程系、社会科学系、外语系、系统工程系等18个院系及6个培训中心。学校建有中国航空科学研究院北航分院,下设21个研究所、16个跨系跨学科研究中心、58个研究室和73个实验室。现有5 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38个本科专业,6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 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9480平方米,藏书110多万册,期刊9. 3出版物有10余种。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53,000人, 其中大多数已成为航空航天部门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领导骨干和技术骨干。学校一贯重视科学研究,平均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200余项。 近几年来,有7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国家和省市嘉奖,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发明奖1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3 项。 科学研究的领域的不断拓宽,促进了专业内部和教师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教材和课程内容,对培养高水平的毕业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主要技术成果涉及下列学科 :金属材料、 超导材料、复合材料、精铸技术;遥控遥测、无线电和卫星导航、微波技术和天线;自动控制、陀螺和惯导、传感器、液压传动和控制;航空发动机、宇航推进技术;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宇航人机工程和环境工程制冷技术、飞行器设计;计算机软件工程环境、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CAD/CAM 技术、 柔性制造(FMS) 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钣压成型、 钎焊技术;项目管理、工业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产品有: “蜜蜂”系列多用途超轻型飞行器;热气飞艇;氦气飞艇;人造宝石;天然宝石;计算机分级管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智能温度仪;钣料双向拉伸机;钣制带轮旋压设备;动静压混合轴承;仿金镀;汽车黑匣子;心脏功能无伤自动检测仪;低噪高效低压轴流风机系列;空气制冷速冻装置;钕铁硼永磁材料及产品;超 声气流粉碎分离装置;可擦重写相变光盘;氧化锆高纯超细微粉;多微驻波入侵探测器等。 学校十分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近十年,来校讲学和学术交流的国外专家、学者共有5000多人,有60多位世界知名科学家被聘为北航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和技术顾问,已与国外4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共选派了一千多人次出国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参加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研究工作。近三年来,由学校主持的国际学术会议就达30多次。学校设有较为健全的后勤保障系统,建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幼儿园及附属医院。近年来学校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后勤管理和建设,努力解除教职工们的后顾之忧。 改革开放以来,北航的办学实力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学校也加快了改革和建 设的步伐。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验,提出了“三部一市两面向”(即为航空、航天、民航三部门服务,为北京市服务,面向国内的其他部门和地区、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实行董事会办学、与中央其他部门和地方、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与国际有关团体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学校办学体制,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北航面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正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朝着“国 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专科专业设置 高分子材料 自动控制 生产过程自动化 应用电子技术 电气技术 机电工程 计算机应用 工业外贸 机械设计及制造 英语 管理工程 高分子材料 机械电子工程 机制电控与检测 机制工程 焊接工艺及设备 经济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本科专业设置 国际金融 思想政治教育 英语 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腐蚀与防护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 焊接工艺及设备 机械设计及制造 流体传动及控制 机械电子工程 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 热能工程 电气技术 电子工程 信息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自动控制 飞机驾驶 航空飞行器设计 空间飞行器设计 飞行器强度与实验技术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安全救生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 管理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 工业外贸 系统工程 工业工程 法学 保险 汽车与拖拉机 国家重点学科 航空发动机 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 空气动力学 机械学 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 飞机设计 空气动力学 固体力学 实验力学 飞行力学 人机与环境工程 计算力学 航空发动机 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 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 复合材料 流体传动及控制 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 铸造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通信与电子系统 机械制造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路与系统 焊接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管理工程 腐蚀与防护 计算机软件 一般力学 计算机应用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应用数学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航空宇航系统工程 光学 教育管理学 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机械学 凝聚态物理 工业自动化 工程图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火箭发动机 导弹设计 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空间飞行器设计 材料物理 生物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机械 振动·冲击与噪声 电磁测量与仪表 生物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理论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工业外贸 工业工程 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自动化仪表与装置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一般力学 黄克累(教授) 管克英(教授) 陆启韶(教授) 固体力学 高镇同(教授) 王德荣□(教授) 王俊奎(教授) 诸德超(教授) 张行(教授) 傅惠民(教授) 邢京堂(教授) 空气动力学 陆士嘉□(教授) 吴礼义(教授) 庄逢甘(教授) 李椿萱(教授) 吴建民(教授) 朱自强(教授) 吕志咏(教授) 孙茂(教授) 实验力学 连淇祥(教授) 庄逢甘(教授) 邓学蓥(教授) 申功忻(教授) 机械学 张启先(教授) 张锡圣(教授) 陈燕生(教授) 陈宁新(教授) 池长青(教授) 梁崇高(教授) 宗光华(教授) 机械制造 陈鼎昌(教授) 汪叔淳(教授) 邬学礼(教授) 郇极(教授) 流体传动及控制 王占林(教授) 裘丽华(教授)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陈昌麒(教授) 钟群鹏(教授) 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 陈矛章(教授) 徐力平(研究员) 通信与电子系统 张其善(教授) 毛士艺(教授) 周荫清(教授) 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高为炳□(教授) 程勉(教授) 霍伟(教授) 毛剑琴(教授) 计算机软件 李未(教授) 周伯生(教授) 尹宝林(教授) 赵沁平(教授) 管理工程 冯允成(教授) 顾昌耀□(教授) 张公绪(教授) 飞行力学 张桂联(教授) 吴瑶华(教授) 肖业伦(教授) 方振平(教授) 金长江(教授) 飞机设计 何庆芝(教授) 夏人伟(教授) 管德(教授) 郦正能(教授)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唐荣锡(教授) 胡世光(教授) 朱心雄(教授) 周贤宾(教授) 航空发动机 崔济亚(教授) 晏砺堂(教授) 宁晃(教授) 周盛(教授) 聂景旭(教授) 李其汉(教授) 张津(研究员) 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 林士谔□(教授) 张洪钺(教授) 范耀祖(教授) 申功勋(教授) 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 文传源(教授) 王行仁(教授) 陈宗基(教授) 张明廉(教授) 人机与环境工程 袁修干(教授) 杨燕生(教授) 通讯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083 传真:62028356 电话:62017251 电报挂号:0085   主管部门: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校舍面积: 45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105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9280 专科生: 1494 本科生: 4948 函授夜大生: 1215 外国留学生: 12 硕士生: 1400 博士生: 211 教师总数: 900 教授: 133 副教授: 351 讲师: 288 教员: 51 助教: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