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凉山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凉山大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邛海之滨,
依山面海、风景秀丽,是一个专心治学奋发读书的好地方。校园
占地14.3公顷,建筑面积21647平方米。
  1983年冬,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民
主党派智力支边”的号召,协助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和州政
府创办一所工科高等院校,筹备组经过考察、论证和筹备,通过
民盟中央和四川省民盟负责人费孝通、楚图南、钱伟长、彭迪先、
潘大逵等85位热心教育事业的党内外知名人士发起,经四川省人
民政府批准,于1984年7月创建,后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承认,
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系列,招生列入国家计划,参加全国统一
考试录取,学制3年, 学生毕业发给国家教委统一印制的大专文
凭。
  凉山大学从一开办起,就大胆探索,在学校内部实行了独特
的管理体制,即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职工
合同制、学生自费上学,自主择业制,校董会由中央、省、州各
级党、政、民主同盟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董事会是学校的
决策机构。实行这种体制,是从凉大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了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精神,既坚持了党的领导,又充分调动了民主党
派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学校建立了党委。校长由董事会遴
选、任免。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校党委起政治核心作用,
对政治思想工作实行领导。
  凉山大学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服务的、以工科为主的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建校以来,从凉山
地区的实际出发,已先后开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政法、道路桥
梁、采矿、选矿、水电、机电、冶金、城建、经济管理等19个专
业,12年共招生2251人,毕业的1445名学生,绝大多数扎根在凉
山州17个县市,其中不少的人已成为技术和领导骨干,受到了社
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也因治校谨严、校风良好而饮誉省内
外。1986年,新华社《内参》以“一所纪律严明校风清新的大学”
为题,报导了凉大。1988年4月、1994年10月, 国务院两度授予
凉山大学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1988年12月,
中顾委常委胡乔木同志到凉大视察后题词,盛赞凉大是“中国新
教育的一面旗帜”。
  建校12年来,学校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因陋就简的维
修改建了原下马氮肥厂移交学校的旧房,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办学
环境。其中,新图书馆2400平方米,藏书10 余万册, 各类报刊
490余种。设有力学、化学、电工、测量等实验室、 岩矿标本陈
列室、档次较高的微机中心,拥有量达8人/台。另有新教学大楼、
学生新宿舍、外聘教师公寓。文体活动有文艺活动中心及足球、
篮球、排球、羽笔球、网球、健美体操等运动场地。
  凉山大学的教师实行聘任制,建校以来,已从省内外24所高
等院校聘请400余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到校上课。 学校现有专
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7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0%。
  学校在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这
些规章制度,既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又能实现为少
数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学校本着精简原则,在管理
机构上设有2室(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3处(教务处、学生
处、总务处)、图书馆和实验中心。全校相对稳定的教职工总人
数为130名左右。人员虽少,但工作效率较高,因此, 来我校参
观者都说:“凉山大学,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继承发扬了延安
办学精神。”
  新四川经济发展战略正向攀西地区转移,需要更多的人才,
凉山大学的目标就是在本世纪末,为民族地区培养2500名以工科
为主的各类专业人才。凉山大学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园地里是一棵
新出土的幼苗,但在党的领导下定会在祖国社会主义教育园地茁
壮成长,开放出灿烂的花朵,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作出卓越
贡献。

专科专业设置

经济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 水电及电力系统 测绘与城镇规划 环境保护工程 工业分析化学

本科专业设置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通讯方式: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镇

邮编:615021

传真:

电传:

电话:792041

电报挂号: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校舍面积:

1.85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8.6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480
专科生: 480

教师总数: 44
教授: 5
副教授: 19
讲师: 1
教员: 6
助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