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 与成都
武侯祠毗邹,占地面积近27公顷,建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成都体育学院是国家体委直属院校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
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她的前身是1942年秋成立的四川省立体育
专科学校。该校创建之初附设于省立重庆大学,1943年春,省立
重庆大学改为国立重庆大学后,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即迁成都建校,
迁蓉后先租四川省立国术馆办公,翌年2 月再迁五世同堂街省立
成都中学校内办学,校址几经迁移,于1948年迁到成都市南郊武
侯祠侧办学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前8年中,共毕业学生157人,到
1949年,有教职工27人,在校学生83人。
1950年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学
校设3年制体育专科,1953年又增设2年制体育专科,并先后举办
1年制体育师资训练班和体育干部训练班。1954年, 学校改名为
西南体育学院,由西南行政委员会体委领导,面向西南地区招生,
当时学院共有专任教师42人(教授、副教授8人,讲师11 人),
在校学生134人。 1954 年, 西南体育学院改由国家体委领导。
1956年,西南体育学院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57年,学院建立
体育系,开始招收体育专业本科学生。1958年,成都体育学院改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中医骨伤科医术,
学院于1958年创建了全国第一所体育医院,并在1958至1959年先
后开办了1年制和2年制的骨伤科训练班,1960年,学院建立了运
动医学研究室、体育史研究室和全国第一个运动保健系。当年学
院共有在校学生425人,专任教师145人。
“文化大革命”中学院遭受了很大破坏。1978年恢复招收 4
年制本科学生,同时也恢复了停办多年的运动保健系(现已更名
为运动医学系,并面向全国招生)。同年,学院开始举办函授体
育教育,1979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同年学院改由国家体委领
导。
学院逐步完善了教育结构,建成了较完整的体育人才培养序
列。到1990年,在校学生23 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1300 余
人,研究生20余人,竞技体校学生100余人, 还有各类助教班、
进修生、函授生800余人,师资力量日益加强,现有教授、 副教
授近百人,讲师160人,国际裁判和国家级裁判人员38人。系科、
专业设置方面,现设3个系、2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室,4个本科生
专业和4个硕士生专业,还有成人教育部和竞技体育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的
体育专门人才,其中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8000余名,为提高西
南地区体育运动水平、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教育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院还先后培养了50余名运动健将
和国家级运动员。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院兴建和添置了不少体育场馆
和训练设备,现有排球、篮球、体操、艺术体操、乒乓球、武术
和击剑等室内训练馆和10余个室外训练场,新建有体育中心实验
室、电化教研室和体育康复中心,具有能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和
科研的录像、摄制和编辑的成套设备以及价值数百万元的教学、
科研设备,别具特色的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现
有各种中外文报刊1千余种,藏书27万余册。
学院加强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并注重办出自己的特色。
除中医骨伤科和武术外,体育史学和运动生理学师资队伍结构合
理,艺术体操,培养出了全国第一个该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以上学科均被列为国家体委的重点学科。近年来,学院的教材建
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自编和参加全国统编的体育院校教材 100
余种,其中19种被整本或部分优选为国家统编教材,1990年荣获
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教材建设的先进奖。
为适应竞技运动发展的要求,学院近年来狠抓了运动训练,
经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批准的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专业均实行单
独招生,主要选拔和招收具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同时实
行了教练员负责制,加强了培养训练,促进了学院运动技术水平
的稳步提高。
成都体院重视体育科学研究,仅1978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
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出版了学术专著近百部。 近年来,
获国家体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体
育科技成果奖3项,省级以上优秀学术论文奖26项, 承担国家体
委重点科研课题12项,其中,奥运攻关重点课题2项。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不断加强,现已与加拿大温莎大学和美
国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先后派出人员到美
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前苏联、德国等20多个国家考察
访问、讲学、进修学习和担任专家、教练及医疗工作,现有20名
教师在国外留学,其中攻读学位的10余人。同时,也接待了加拿
大、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到校访问、讲学和短
期学习,通过对外交流,促进了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水平的提
高。
招生范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武术专业面向
中南、西南地区招生,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面向西南地
区招生。
专科专业设置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武术
本科专业设置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武术 中医骨伤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体育史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力学 武术 武术理论与方法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通讯方式:
成都市南郊体院路2号
邮编:610041
传真:
电传:
电话:5589811
电报挂号:
交通路线
1、25、27、304路公共汽车在学校附近设有停车
站。
主管部门: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校舍面积:
10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32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2324
专科生: 300
本科生: 1200
函授夜大生: 800
硕士生: 24
教师总数: 349
教授: 15
副教授: 76
讲师: 150
教员: 7
助教: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