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四川联合大学是由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组成。
【成都科技大学】
  成都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
工、管、文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址在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
首府——成都市区内,学校占地68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学校原名成都工学院,其前身为1944年秋设置的四川大学工
学院。1954年11月,与四川化工学院合并,定名为成都工学院。
1978年10月,学校划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
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10月,学校改属国家教委(原教育部)
领导。近10年来,学校按照理工结合的方针,拓宽、改造了部分
老专业,增设了理科、社会科学、外语、管理等系和部分新学科
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初步成为一所以材料和
能源为特色,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结合,多种形式办学,
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校
大力发展横向联合。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能源部、轻工部、纺
工部、四川省建委和成都市政府等部门、地方联合办学,建立了
水电学院、轻工学院、纺织学院、城建环保学院,在此期间还与
核工业部九院、科学院成都分院等联合办了研究所。
  学校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建校30多年来,学
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们战斗在
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祖国四化
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校现设5个学院,22个系,47个本科专业,70多个教研室,
105个实验室;还设有电子计算机中心、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电
化教学中心、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出版社、校办工厂。图
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2万余台(件)。
  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名,其中教师1500人。全校教授、副
教授600多名,讲师近800名。现有学生11300名,其中博、 硕士
研究生600余名,4年制本科生7000余名,2至3年制专科生900 余
名,外国留学生10余名,夜大生1000余名,各类培训进修生 500
余名。
  成都科技大学不少系、科设立时间较早,师资力量较强,有
较多科研成果。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工和制革及鞣料等3 个专
业,在我国同类专业中建立最早,并为全国一些高等学校的这类
专业培养输送了毕业生。学校的高分子研究所,由高分子材料学
科专家,我国第一个以五倍子为原料研制塑料并筹建塑料厂和塑
料工学专业的专家任所长,技术力量雄厚,系、所结合,每年承
担几十项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的科研项目。学校的皮革专业是我
国首建的皮革专业,它是我国培养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人
才的主要基地。有关的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多由该专业编著、
撰写和翻译,开辟了我国皮革组织学、植物鞣料、皮革机械、多
金属络合物鞣料的研究领域。水利工程系和水利水电科研所,面
向西南、西北,担负着培养高级水利、水电建设人才和为西南地
区兴建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科学研究、实验的任务,近几
年来承担的项目达40多个,其中包括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的研究和改造试验就在这里的试验场进行。学校的生物力学学科、
原子分子物理、超硬材料也具有相当优势。
  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有高分子材料、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原子和分子物理、生物力学、岩土工程、化学工程、制革与鞣料、
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制造、化学纤维、水文学及资源等11个博士
点学科,有34个硕士授予点,共150多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博士
后流动站已经正式接收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高分子材料、水
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制革与鞋料、原子与分子物理等4 个学科被
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高速水力实验室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被列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专
业实验室。1989年1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建立“成都科技大学
磷复肥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拥有众多学科,
尤其是新技术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建立了高新技术研究院和工程
设计研究院。学校现有科研所(室)26个,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
专、兼职教师和科技人员达1300人,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年
平均4百余项,1990年科研经费达1400余万元。
  在获奖项目中,有一批成果不仅有一定的科研水平,而且产
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经济效益超500万元的有5项,
超百万元的有13项。学校与银山磷肥厂长期合作,经10年的试验,
成功地开发了料奖法制磷铵新工艺,成功地解决了我国中品位磷
矿制磷铵工业化生产的工艺问题,对我国复合肥料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已在全国推广应用,58 套装置完全投产后, 将增产粮食
800万吨,年经济效益可达20多亿元。该成果获得1988 年国家科
技进步一等奖。从80年代初开始,高分子所开展了对高分子化学
领域的深入研究,制得了用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合成的新型接枝(
嵌段)共聚物,从而,发展了这一边缘学科。这一研究为在工业
与实现高分子材料的力化学合成打下了理论基础,将对高分子材
料科学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获国家自然
科学二等奖。
  学校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与核工业部西南流体物理研究所联
合研制的先进设备——二级轻气炮于1987年12月实验成功,该炮
是从事冲击波物理及材料合成最先进的动态高压设备,为研究极
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中各种材料的高
温高压下特性的研究,以及功能金刚石的合成和高密度新型能源
材料金属氢的研制等高技术研究提供了手段,而且为校内外培养
这方面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仿真人体模型仅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生产。由成都
科技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牵头,组织其他大学、医院、科研所等
6个单位联合,在1984 年研制成功的“非均匀等效辐照体模(中
国模拟人)”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的“中国女性盆腔幅照体模”
,于1989年8月通过鉴定;1990年3月,又研制成功“中国女性辐
照体模”,该体模具有形态相似、组织等效和结构仿真的特点,
与美国ALDERSON医院体模和LAWRENCE教学体模相比,增加了盆腔
内脏器,设置了热释光和电离室的两用测试孔,使之具有放射诊
断、治疗、防护和辐射剂量研究及医学图象分析的各种功能,广
泛应用于医学、原子能技术、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标准研究、
军事工程和宇航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学校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除聘请中、外专家、学者
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外,自1987年以来还相继选派了400 多
名师生到国外学习、进修、考察、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
校与美、英、日、法、德、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伊拉克和
爱尔兰等国家的3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还与国外的100 多所
大学建立了科技情报资料交换关系。
  目前,学校正按照党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都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生。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坐落在秀丽的锦江河畔,
与著名的望江楼公园门径相通。学校占地70公顷,建筑面积35万
平方米。校内林荫夹道,花木葱茏,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
天府之国”里一处理想的教学、科研园地。
  四川大学是国家教委直属重点综合大学之一,创建于1905年,
历史源流则可追溯到1704年创办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继之而起的
尊经书院。它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大学,也是国内历史最悠久
的大学之一,其历史与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思想、文化、科学
技术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
  20世纪初,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中,1902年创办了四川
省城高等学堂,1905年前后又陆续兴办了四川通省师范学堂,以
及法政、农政、藏文、工业、考古5所专门学堂。 这些新式学堂
是四川大学的雏形。后经演变,到1926——1927年间,上述学堂
成为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1931年,
3所大学合并定名为国立四川大学。到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 四
川大学设文、法、理、工、农、师6个学院,25个系,2个研究所,
有学生5000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大学在全国性的院系调整中
接收了一些大学的文、理系科,同时,该校的地学系和航空工程
系分别并入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学院;师范学院、法学院和农学
院的5个系分出,成为新建的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 西
南政治学院、西南农学院的基础之一。1954年工学院分出,建立
成都工学院。1956年农学院迁出,建立四川农学院。至此,四川
大学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文理科综合大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大学坚持“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进行了系科专业结构
的调整,保持和发展了基础学科的优势,恢复和新建了不少应用、
技术、新兴学科专业,成立了一批研究所和跨学科的研究中心,
由原来的文理科综合大学转变成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
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1990年底,
四川大学有22个系,4个学院,22个研究所,21个研究中心; 44
个本科专业,52 个硕士生专业, 13 个博士生专业; 有在校生
10000多人,其中本专科生7000多人,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1000
余人,其他各类学生3000多人,每年还有数以百计的兄弟院校的
教师来这里进修深造。
  四川大学历来是人才荟萃之地,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吴
玉章和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曾执教学校。朱德、郭沫若、
巴金等都曾在该校求学。许多有抱负有才智的学者名家在这里传
道授业、著书立说。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学校又
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据1990年底统计,全校1789名教师、
科研人员中有教授(研究员)12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15人,
博士生指导教师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 在这支人
才荟萃的队伍里,不仅有学术造诣精深、蜚声中外的老教授和功
底厚实、成绩卓著的中年学术带头人,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也脱颖
而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突
出成果。
  四川大学历来以学风严谨朴实著称,在新形势下又倡导“博
学、奋进、求实、创新”的学风。学校在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识教学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写作、调查、实验、文
献检索、计算机使用等)的训练和外语能力的培养,目前,全校
开出本科生课程13 00多门,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600多门。学
校鼓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89年,有6 人被评为全国
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2人获国家级优秀奖。新中国成立40年来, 该校已为国家输送了
近4万名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他们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适应性强、作风朴实而受到社会的好评,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
各个领域的骨干。
  重视科学研究是四川大学的传统。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
学校既重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也重视国外优秀文化的借
鉴,更重视四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富于中
华民族特色和西南地区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
人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1978年以来,共出版学
术专著5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200多项获国家、
部委和省的优秀成果奖。近几年学校教师主编或参与主编完成的
国家大型文化建设项目即有《汉语大字典》、《甲骨文字典》、
《宗教学词典》、《诗经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等。该校
教师曾获全国首届王力语言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青年语言
学家奖一等奖。四川大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史、古典文献
学、古文字学、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西南考古和民族学、地
方史、中国道教等方面的研究,均有独到之处。目前,学校承担
了100多项国家、部委和省的重点社科科研项目,其中《全宋文》
将出150册,1亿多字,是迄今我国最大的一部断代文章总汇。在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四川大学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
力发展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技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1978年以来,已鉴定成果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 其
中200多项获国家、部委和省的科技成果奖, 数十项为国内外首
创,如被公认“奠定了不分明拓朴学基础”的拓朴学研究成果、
“国内第一本高水平的组合论学术著作”《组合论》、“开拓了
植物育种新途径”的孤雌生殖杂交油菜系列技术研究、“在理论
上提出了一种彩色编码新原理”的位相型图象假彩色化新技术、
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病毒农药、高性能工程塑料聚笨硫醚以及获
得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和国家发明奖的人工骨材料等。目前,该
校承担了200多项国家、部委和省的重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四川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往,近10年来,与国外30多个大学
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数十个国家
的专家学者400多人次到校任教、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 接受了
数十个国家的留学生,派出500多人次出国留学、进修、 讲学、
考察和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四川大学的教学、科研设施完备,有些设施颇具特色,国内
著名。四川大学图书馆是国内41家主要图书馆之一。亦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英文出版物收藏中心之一,馆舍17000平方米, 藏书
200余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30 多万册(不少为国内的珍本和孤
本),中、外文现刊4000多种。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历史
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珍藏文物4万多件,汉代画像石、 唐代佛
教石刻、陶瓷、少数民族文物、民间工艺等10多类最具特色。四
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收藏动物标本8万余件,植物标本50 余万份,
馆藏之富,在全国屈指可数。它的植物标本室是世界植物学会出
版的《世界植物标本室名录》选录的中国几个标本室之一。1978
年以来,该校大规模地更新了实验仪器设备,建立了具有现代化
设备的分析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电视广播教学中心、语言培训
中心。此外,学校的出版社、印刷厂、科学仪器厂、实验农场等,
也都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科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 文书与秘书 秘书及办公自动化 中文电脑 新闻 广告 周边国家与边境贸易 档案 信息管理 市场营销 房地产经营管理 会计(含审计) 国际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工业管理工程 经贸英语 实用英语 法学 经济法 行政管理 市场经济 精细化工 应用化学 生物技术 生物 应用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 材料制备与检测 工业分析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 化工设备与机械 无机化工 有机化工 化学工艺与工程 电脑会计与审计 系统工程及现代管理 计算数学 计算机及应用 检测技术 应用物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焊接 高分子材料 工业电气自动化 工业与民用建筑 给排水工程 环境工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 塑料成型加工模具方向 高机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食品工程 化学纤维 建筑学 城镇建设 土建结构工程

本科专业设置

哲学 宗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础 经济学 国民经济管理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投资经济 工商行政管理 会计学 经济信息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 法学 经济法 行政管理学 汉语言文学 编辑学 英语 俄语 日语 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 广告学 工艺美术学 历史学 考古学 博物馆学 图书馆学 信息学 档案学 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统计与概率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及核技术 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生物技术 无线电物理学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应用光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学 生态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热加工工艺及设备 机械设计及制造 化工设备与机械 流体传动及控制 机械电子工程 精密仪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 电气技术 微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自动控制 通信工程 建筑学 建筑工程 城镇建设 给水排水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利用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监测 化学工程 化工工艺 高分子化工 精细化工 生物化工 皮革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 染整工程 服装 工程力学 管理工程 工业外贸 旅游管理 信息工程 工业工程 企业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

汉语史 原子和分子物理 高分子材料 水力学 制革及鞣料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应用社会学 政治经济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史 中国古典文献学 现代汉语 世界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刑法学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史 文艺学 考古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上古史·中古史 中国地方史 史学史 世界近现代史 宗教学 历史文献学 中国民族史 人口学 新闻学 工商管理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光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放射化学 环境化学 应用化学 动物学 遗传学 无线电电子学 无线电物理 计算机应用 辐射技术及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 植物生理 实验力学 机械制造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铸造 生物化学 理论物理 原子核物理 凝聚态物理 材料物理 植物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软件 水文学及水资源 化学工程 化学纤维 生物力学 流体传动及控制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岩土工程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无机化工 皮革化学与工程 原子和分子物理 固体力学 机械学 工程图学 高分子材料 化工设备与机械 工业自动化 环境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管理工程 电机 测试计量仪器及技术 企业管理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宗教学
卿希泰(教授)
政治经济学
周春(教授) 杜肯堂(教授)
中国文学批评史
杨明照(教授) 曹顺庆(教授)
中国古典文献学
项楚(教授)
汉语史
张永言(教授) 赵振铎(教授)
考古学
徐中舒□(教授)
中国古代史
徐中舒□(教授) 缪钺(教授) 胡昭曦(教授)
中国地方史
隗瀛涛(教授)
基础数学
柯召(教授) 蒲保明□(教授) 刘应明(教授) 陈重穆(教授) 王国俊(教授) 李安民(教授) 孙顺华(教授) 吴振德(教授) 杨路(教授)
应用数学
魏万迪(教授) 孙琦(教授) 张福基(教授) 张景中(教授)
原子和分子物理
苟清泉(教授) 朱正和(教授) 王福恒(研究员)
光学
郭履容(教授)
有机化学
赵华明(教授) 谢如刚(教授) 张良辅(教授)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鄢国森(教授) 田安民(教授) 罗久里(教授) 王荣顺(教授)
植物学
方文培□(教授) 罗鹏(教授)
遗传学
张义正(教授)
生物力学
康振黄(教授) 陈君楷(教授) 宁交贤(教授) 袁支润(教授)
机械制造
周肇飞(教授)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涂铭旌(教授)
高分子材料
徐僖(教授) 蔡兴贤(教授) 姚树人(教授) 王琪(教授)
化工过程机械
陈文梅(教授)
岩土工程
胡定(教授) 刘浩吾(教授)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丁晶(教授) 林三益(教授)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吴持恭(教授) 赵文谦(教授) 方铎(教授)
化学工程
石炎福(教授)
无机化工
王建华(教授)
化学纤维
吴大诚(教授) 高绪珊(教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张承琦(教授) 黄锐(教授)
皮革化学与工程
何先祺(教授)
辐射技术及应用
林理彬(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
郑昌琼(教授) 冉均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