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阿紫的眼睛瞎在倪匡笔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漫游欧洲、倪匡代笔写天龙

是谁「曾代金庸写小说」?是倪匡。
一九六五年年中,查良镛漫游欧洲一个多月,于是请倪匡「代笔」写《天龙八部》。
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查良镛哭笑不得。

查良镛频频笔战《大公报》,只是想反驳《大公报》对自己和《明报》的指责、抨击,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没有想到,笔战还使《明报》出现一次新的转机。
查良镛这次笔战《大公报》,从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来讲,都是空前的,这自然也成为香港社会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全城关注。那段时间,《明报》一上市就被市民抢购一空,人们都急于知道查良镛今天怎样驳斥和质问《大公报》,市井坊间、写字楼里、茶馀饭后,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笔战,刺激了《明报》的销量,《明报》日发行量又从「逃亡潮」后的四、五万份,跃升到近十万份,跻身为香港发行量最多的报纸之一。发行量剧增,盈利也就大大增加,财政实力也自然的大为增强。
这时,查良镛又再次以《明报》社长的身分,到英国伦敦参加国际新闻协会主办的会议,顺便在欧洲做了一次长时间的旅游。
查良镛是在一九六五年五月份开始他的欧洲漫游计画的,到了六月份才回港,这也是自《明报》创立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外游。他启程赴欧洲那天,《明报》各部门的负卖人都到机场送行,并向查良镛表示自己工作的重心所在,希望他安心外游,不
必牵挂报社的事。
当时,报社已上轨道,查良镛并不太担心报社的编务,倒是比较担心正在《明报》连载中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从一九六叁年九月叁日起在《明报》连载的,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武侠小说,在写法上与查良镛以往的小说截然不同,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外一个人的手法,看似脱节,但实际上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一起,
相互映衬,绝对不会混乱,堪称绝笔。
在查良镛所有的武侠小说中,《天龙八部》的人物是最繁多的,他们有如繁星闪烁在《天龙八部》这部「天书」里。这众多的人物,基本上分属公子哥段誉的故事、和尚虚竹的传奇以及英雄好汉乔峰的经历,他们配衬这叁位首脑人物,犹如众星拱月,形成浩瀚的星河。
在《天龙八部》里,查良镛第一次以佛教「大悲大悯」的思想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去贪、去爱、去取、去缠的经义来开导读者,增强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这也充分显示出查良镛博大精深的学问。
查良镛远赴欧洲漫游时,《天龙八部》的故事还没有完结,也就是说还须写下去、连载下去。但这一外出就是一个多月,查良镛已没办法兼顾武侠小说的事。但总不能断稿开天窗,那幺办?查良镛于是找人「代笔」。
查良镛找来「代笔」的人,就是倪匡。
倪匡是查良镛的好朋友,两人诸多往来,时常在一起品酒论文。倪匡文才了得,下笔如神,就文章数量而言,香港无人能此。他以武侠小说和科幻小说着称于世,是香港以文致富的佼佼者。
查良镛找倪匡「代笔」,当然是欣赏他的文才。早在两年前,《倚天屠龙记》刚连载完毕时,新加坡一位报馆老板曾要求查良镛续写《倚天屠龙记》,但查良镛当时已着手写《天龙八部》,不能两部小说同时写,于是曾向这位老板推荐倪匡,要倪匡写《倚天屠龙记》的续篇,但倪匡以「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续写金庸的小说」为由,婉然拒绝。
这次,查良镛又找来倪匡,但不是「续写」,而是「代笔」。
「倪匡,我这趟外出时间较长,你帮帮忙,代写《天龙八部》叁、四十天吧!」
承蒙查良镛看得起,倪匡高兴得哈哈大笑:
「你说该怎样写?
查良镛认真地说:
「我看不必照原来的情节,免得不能连贯,最好是写一段自成段落的独立故事。」
查良镛的要求正合倪匡心意,倪匡于是点头答允:
「那好吧,我就放胆自由发挥了。」
当时,在场的还有香港名作家董千里。倪匡答应「代笔」后,查良镛又特别说明一句:
「老董的文字功夫很好,你的稿子写好之后,我想请老董看一遍,改过后再见报,你看怎么样?」
倪匡也很佩服董千里的文才,所以满口允诺:
「这没问题,有老董在旁监督,我还求之不得呢!」
就这样,倪匡操笔上阵,为查良镛代写《天龙八部》;而查良镛则远在欧洲开会、游玩。那段时间,查良镛每隔一、两天就写信回报社,以「旅游寄简」的形式写下欧洲开会、旅游的情况,交由《明报》刊登。
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已代写了六万多字。一见面,倪匡就说:「金庸,很不好意思,我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原来,倪匡讨厌《天龙八部》中的阿紫,于是一怒之下,故意将她给弄瞎了。
查良镛一听,哭笑不得,满脸无可奈何的表情。接着,他自己就潜下心来,把《天龙八部》写完,对阿紫的瞎眼,也作了别出心裁的处理。
对于这部自己有份撰写的武侠小说,倪匡推崇备至。他说:「《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几百丈。」
而倪匡自己,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也像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样,「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
他认为,《天龙八部》堪称小说的杰作。
对于代金庸写《天龙八部》的这段经历,倪匡后来曾自撰一副对联,上联是「屡替张彻编剧本」,下联就是「曾代金庸写小说」,以此聊以自赏。
在这之后,倪匡还与查良镛合着过武侠小说。一九六六年在《明报》连载的《血影》和一九六七年在《明报》连载的《长铗歌》,就写明由「金庸」和「岳川」(倪匡笔名)所着。后来,《明报周刊》出版,杂志上又赫然出现「金庸」和「倪匡」合着的武侠小说 但倪匡后来透露说,作品乃他一人执笔,只是藉「金庸」之名推销作品而已。
查良镛结识满天下,但经常与他在一起的,是倪匡和名导演张彻、名作家董千里,他们四人经常在一起喝酒玩乐。其中查良镛与倪匡之间的一些生活趣事,在香港文化界流传很广。从这些趣事中,人们或许可以了解到查良镛立体的一面。
《明报》一创刊,查良镛便邀倪匡为《明报》写稿。在香港,倪匡是最抢手的专栏作家和小说作家,稿酬奇高,但《明报》给他的稿费却偏低。倪匡看在老朋友份上,多年来一直不计较。
后来,当《明报》每年净赚好几千万以后,他就觉得该想办法叫查良镛加稿费了。
一天,一班朋友聚在一起,倪匡乘机对查良镛说:「金庸,《明报》可真是愈办愈好啊!」
查良镛谦逊地说:「全靠大家支持!」
倪匡紧接着间:「听说《明报》赚了不少钱,一年赚好几千万,是吧?」
查良镛不作否定,只说:「不多,赚一点点,赚一点点!」
倪匡看时机已到,连忙直入正题:「赚了那么多钱,我的稿费也该加一加吧?」
查良镛一听,方知中了「圈套」。但他急中生智,应付倪匡说:「倪匡兄,这问题先不谈,我回去给你回信答复。」
过两天,倪匡果然收到查良镛的信。信中详列十条理由,解释稿酬不能加。倪匡捧着信,只能兴叹:「金庸啊金庸,真奈何不了你!」
在公开场合或办公室,查良镛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所以不少人都对他敬而远之。但据倪匡说:「金庸本性极活泼,是老幼咸宜的朋友,可以容忍朋友的胡闹,甚至委屈自己,纵容坏脾气的朋友,为了不使朋友败兴,可以唱时代曲『你不要走』来挽留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