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减负增效 提升素质

作者(来源):方勤    发布时间:2008-09-1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素质教育”是全民族的共同呼声。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往往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难以“全面”。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时,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减负”已不是新问题了,但却往往事与愿违,我认为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在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知识的传授,需要大量的灌输、讲解,需要受教育者按照书本和教育者的意图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强调的是思维的求同性。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学生的练习应有限度,但毕竟“熟能生巧”可以有效应付考试,重复练习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即使教学内容减少一半,学生之间还会有竞争,即使学校里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家长也还是会用“奥数”、家教等来填补学生剩余的时间。“减负”事与愿违,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惯性,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更改。

造成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教师是不是有一部分责任呢?课堂教学有没有问题呢?学生的课业负担究竟与教学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很多人总是习惯把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这样就意味着,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反之,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天平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将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放在同一个托盘里,另一托盘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致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是成反比关系的,此时,教学质量越高,学生课业负担就越轻,学生课业负担越重,教学质量就越低;如果师生通过努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也就会减轻以至于没有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在一起论述的话,它们本身就是矛盾的。在我们身边的教师凡是教学成绩高的,她的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是比较重的。我也接触过一些名校的学生,了解到他们的课业负担远远超过我们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去研究如何让学生举重若轻吧!

  由此看出,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认识外面的世界;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亲近大自然;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能有更多的时间看课外书籍,丰富知识,拓宽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