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其实公平总是相对的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16

  看了贵报的讨论,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即: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仅就高考录取的分数线而言,高考大省的考分与北京、上海的考生相比确实存在着不公平。但这种不公平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决定的。

  其一、地域的差异。北京、上海作为政治、文化或经济的中心,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有着众多的高校,这种优势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的。高考大省即使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是不具备这种优势的。北京、上海为所在高校提供了各方面的基础服务,随着高等院校多数划归地方管理,这种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还要加大。北京、上海用对高等院校的这种服务和支持为其高考学生争取较有利的升学优势也是无可厚非的。其他省市在并未提供这种服务的前提下,要求高考录取分数的公平,是不是一种不公平?按照所谓“公平”的逻辑,高考录取分数线向边远地区倾斜的做法也不公平,是不是也应该取消呢?

  其二、命题的差异。现在的高考命题,考虑到了全国考生的普遍情况和基本知识,而从未考虑到某些省市考生的特殊情况,造成了某些省市的应试教育模式,突出表现在高考的分数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但仅根据这一点并不能肯定高考大省考生的智力、能力就一定高于其他省市。如果高考能从诸如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命题,或许会解决北京、上海与高考大省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差距,但对那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众多考生来说,也许是另一种不公平。

  其三、教育基础的差异。不同地方的教育基础有很大不同。虽然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仍有不少贫困地区的适龄学生难以接受正常的教育,更谈不到参加高考。但是,又有多少人去关心这一部分连高考都不能参加的学生?

  其四、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差异。当北京、上海已经全面实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时候,有的高考大省的不少地方还在无节制生育,为本就非常拥挤的高考独木桥又增加了一些“新生”力量。现在,这种对基本国策执行不力产生的后果反而成为要求所谓分数“公平”的借口,这本身也是一种不公平要求。

  也许,最为公平的解决之道,是由各高校自己命题,考生要报考哪个院校,就参加哪个院校的考试,使报考考生站在同一录取分数线上。但是,这对地处广大农村且信息比较闭塞的考生来说,也许就更为不公平。所以,公平是相对的,要放在其所产生的社会和人文环境中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