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的高校数在全国城市中名列第一,为了招到最优秀的生源,每年北京 的各高校都会派招生宣传队伍到各地进行招生宣传。以清华为例,每年清华大学都 要组成100多人的招生队伍,下到各个省的各个重点中学,进行招生咨询。一些没有 派人的地方,还会通过各省各地的招生机构下发招生计划及学校介绍。
网络的发展使招生咨询变得更加便捷,人大的校园网上已经可以查询学校的招 生情况。清华大学的校园网也正在充实招生内容。人大招办主任郭红林告诉记者, 考生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多上网查询这些内容,自主选择,这样才会提高他们的 主动性。
报考外地院校有优惠
外地的学生拼命往京城挤,可北京的孩子就是不愿到外地去。每年都有一些外 地院校在京的招生计划数不能完成的情况。一些外地院校的招生老师对此很不平, 在北京的招生现场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说法,以北京考生的分数,外地学生连专科 都上不了。
说归说,北京教育考试院每年为鼓励北京考生报考外地院校都有一定的政策鼓 励。每年外地在京招生的院校中,会有部分降分录取的情况(不是所有的外地招生 学校)。一些外地在京招生院校在原订的录取线上没有完成计划录取数,在学校同 意,而考生又填报了该校志愿的情况下,有适当降分的情况,北京市招生部门公开 的分数讲是10分,但在具体操作中有时能够达到20分。一些在线上徘徊的考生不妨 把外地院校作为突破口。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助理杜明介绍,北京家长报考外地回不来的担忧是没有 必要的。同时有关部门还会帮助这些到外地就读的学生联系工作。北京市人事局每 年在报考外地院校的北京考生录取通知书下发的同时,下发一张就业信息联系卡, 如果该生在双向选择就业时找不到工作,由北京市人事局负责推荐工作。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正在尝试城镇学生不迁户口的作法,同时申请北京学生报 考外地不迁户口。尽管这一方案没有最后落实,但根据我国户籍改革的总体方案, 这一作法的实现应该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