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春节前,教育部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发了个“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在寒假时不得随意开设各种“辅导班”。这应该是个好消息,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家长们一下急坏了,孩子在家干啥?整天看电视?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春节一过就又“硝烟四起”,考不好谁管?教育部管吗?不管。它哪管得到千家万户?所以说还得有辅导,于是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教师成了今春寒假最抢手的一族。以北京为例,所有中学教师几乎被“订销”一空,稍有点名气的名牌中学教师的家教费涨到每小时80至100元,就是这样的高价,依旧忙不过来。某中学的一位物理教师告诉我,他从1月20日正式放假开始,每天安排的家教时间高达9个多小时,春节的几天里也只有大年初一那天没有学生来上课。他说在放假的近一个月里,所挣的家教费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日均收入在600元以上。面对如此火爆的意外收入,这位教师不亦乐乎。我走访了几个外省的高中班中学,他们多数是在春节后其他行业的职工上班时间,就开始了全日制的“补习”。这种名为补习、实为开学的目的,仍然只有一个:那就是赶教新课,抓紧高考前的每天时间备战黑七月。
     赶课时,其实早已成为中国高中教育阶段的普遍现象。学校的反映是:我们也不想这么干,但高考压力实在太大,学校不为应届生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就难以保证考生成绩。家长基本全部支持。理由是:学校有经验,老师知道应该用多少时间先学完高中课程,再用多少时间进行复习,以对付高考。只有学生感到太苦太累,因为3年的课程要在两年完成,等于每天24小时必须干完36小时的事。这么一赶,全中国的学生,全中国的老师和全中国的家长,便一下全都感到有做不完的题,用不够的时间,干不完的“加班”。于是备战高考的战火越燃越烈,直到举国上下都觉得烫手烫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