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南京有个南大
    苏北有位家长有一天拨通了本报的咨询热线,脱口便问今年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主持人告诉他今年的分数线要到录取时才能知道。他听了以后,愣了半天,然后他问:那南京除了南京大学外,还有没有别的高校?当主持人告诉他南京总共有20多所高校时,他居然大吃一惊,说:那太好了,我的孩子可以多选几所大学了!像这样信息闭塞的考生家庭并不在少数。
    对填志愿一无所知
    有一位考生家长打电话给本报热线,问他孩子的志愿如何填?主持人问他的孩子学习情况、日常表现等基本情况,他回答说老师说还可以,其他情况则一概不知。在接听的有关咨询电话中,记者统计了一下,发现有70%以上的家长是咨询志愿方面的问题的,而这部分家长中又有一半以上对如何填报志愿一头雾水。家长们最弄不清的是今年志愿填报的批次和一、二、三志愿及服从志愿的填报方法,另外家长们对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定位也心中没底。
    只看重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
    一位在某省重点中学读书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在电话里,他的家长却作了一个令主持人感到惊讶的决定:他准备志愿表上只填报北大一所高校,其余全部空缺!从这个考生平时的表现来看,他是有实力考上北大的,但他的家长作出如此孤注一掷的决定却委实令人担心———这个考生一旦稍有闪失,他就不得不再考了。另外一种极端现象也非常让人担忧,在咨询的家长中,提到所报专业的,有半数以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报考计算机、电子、金融和新闻、法律等专业,而对其他专业表现得一屑不顾。实际上,记者每年在招生现场见到的情形则是,由于有些考生报考的专业过于热门,结果虽然考得不错,但由于专业录取线太高而失去了进大学的机会,或者被调剂到很冷门的专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