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校品牌是今年考生首选条件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6-06

    “最理想状态是考上名校的名牌专业,其次是考上名校,第三选择是进普通高校的名牌专业。”这是日前的高校招生咨询活动现场,大多数咨询学生对于“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高校的品牌效应成为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一个首要参考因素。

     在复旦大学咨询摊位前,复旦中学高三学生孙川从最热门的到比较冷门的专业都咨询了一遍。他说,考取复旦大学是他的梦想,他会先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然后再考虑专业问题。孙川的父亲是复旦中学高三的语文老师。据他介绍,他自己班级里的学生,大多数也是认为首先应该考上名牌大学,其次才是考上名牌专业。他认为:“大多数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已经把今后的出路与志愿联系起来了,就业率高的名牌大学也就不可避免地占了很多优势。”

     在上海交通大学历年比较冷门的船舶学院的摊位前,今年咨询的人数之多也出乎招生老师的意料。洋泾中学的应届毕业生胡苹在年级里排名不是很前面,她早就打听过了,交大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太多,“我还是试一试相对冷门的专业吧,只要进了交大,还有很多机会辅修或考研嘛”。据交大参加招生的老师介绍,该校其他一些往年冷门的学院今年的招生情况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

     除了名校的品牌效应加强以外,一些专业院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今年的咨询人数较之往年也有明显上升。据上外招生办公室主任闻淞声介绍,前来咨询的考生都是冲着上外几乎所有的专业的毕业生都有英语专业八级的水平来的。一名咨询上外国际金融专业的考生说:“同样是国际金融专业,我愿意选择这里,就是因为可以利用上外的外语优势,在语言方面得到专业训练。”

     一些今年与名校合并的学校咨询情况也呈现了热度上升的趋势。刚刚与复旦大学合并的原上海医科大学改名复旦大学医学院后,咨询人数较之往年有了直线上升。据医学院有关负责老师介绍,主要的原因还是名校与名校合并以后,品牌效应得到了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