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高考战前“硝烟味”日渐浓厚。
昨天虽是双休日,但合肥一中科技馆的两个阶梯教室里却坐了黑压压一片学生。1楼的是化学讲座,高三(1)班刘华和高三(2)班的李恒坐在后排,生怕自己漏过什么,时不时举起带来的望远镜瞧个仔细,(1)班的吕扬已被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录取,可他仍然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讲解,不时还作着记录。他说,为迎接高考自己作了很多“牺牲”,爱弹的钢琴一年多没摸了,何况一弹起来叮叮咚咚的,父母和邻居也不让,只好偶尔用被子捂着,偷偷吹两声箫,感受一下久违的往日情怀。因为前一次模拟考试他物理成绩有所退步,父母和自己几晚上都睡不踏实,感觉到了巨大压力。后来参加了北外的笔试、面试和口试,成绩还不错,心里才有了底。他表示将和同学一起上高考的“战场”,检测自己的真实水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也给高中阶段的学习画个圆满的句号。
给毕业生开讲座的一位老数学教师说,这一阵子他都是“连轴转”,赶了20多个场子,给各校的高三学生开讲座。他指着案前厚厚一摞模拟试卷说:“我不主张学生们搞题海战术,那是一种死办法、笨办法。我自己虽这么大年龄,可天天晚上做数学题到12点,为什么?就是为了从中精选出一批真正有代表性的题目,给学生讲解,传授种种解题思路,让他们轻松应战。”
为孩子:好母亲校边租房
晨报讯:中午一推开门,罗青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红烧鸡、肉丸子、熟玉米,今天是休息日,妈妈已早早做好了菜在等他。虽然是在临时租住的房子里,但只要母亲在,他就有了家的感觉。
罗青是合肥一中的高三学生,家住在安凯集团,到学校光“打的”路上都要花30分钟。去年12月份,父母一合计,干脆在学校附近临时租个房子吧。房间很简陋,厨房小,卧室也小,但离合肥一中只有5分钟的路。罗青的母亲瘦瘦的,她说房子是和一个高二学生合租的,就这样一个月房租费、水电费还要200来块钱。自己厂里平时也很忙,但下午一下班就买好菜,赶到这里为儿子做饭。
高高大大的罗青也能体谅母亲的辛苦,每天都要看书到深夜。据说,罗青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学校已决定将他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但他思前想后,还是主动放弃了保送的机会。他认为人不能贪图一时的舒服,12年的学习已经过来了,更应该给自己施加压力,勇于到高考考场上去测试自己的真实水平。他把自己的选择告诉了父母,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为前程:往届生苦苦复读
晨报讯:夜色深重,肥西中学校园里,不时见到几个学生在路灯下小声地背书;高三复读班教室里,闷热,学生们都埋着头,一边看书,一边拿着扇子,扑打着四处乱飞的小虫。
许骥是肥西董岗人,去年在三河中学毕业参加高考失败后,花了1000多元钱到肥西中学复读。现在,每天早晨5点多,他就会起床早读,晚上则要温习到凌晨,“没完没了地做试题,没完没了地背单词,谁让咱们是复读生呢。去年这会真没感到什么压力。”
因为学校不为复读生安排住宿,许骥和另一个同学在肥西县城租住了一间小房子,50元一个月,加上吃饭,每个月都要将近300元钱。许骥觉得对不住家里,“花了这么多钱,怎么也得考上。”据了解,肥西中学有7个复读班,每个班都有100多人,挤得要命,课桌摆到了快和黑板平行。
和复读生相比,应届生张硕感觉要“轻松一点”。不过,家在肥西丰乐的他,现在一两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平时宿舍里的“卧谈会”也开不起来,天天回去倒头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