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推动中学教学,是我国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不仅影响到高校入学新生的学业质量,而且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中学教学。因此,无论是“文革”前的十几年,还是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未变。如教育部在《对1964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各科试题,应从高等学校选拔学业优秀新生的要求出发,同时照顾当前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水平,应以高中教科书为主要根据”。1983年12月,在《关于1984年高考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教育部规定:“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必须符合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命题原则是:命题范围不超出中学教学大纲,试题内容的要求不超过中学所用统编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
     近年来,高考命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测评。“文革”以前,高考命题就开始兼顾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1961年3月,教育部《关于1961年高等学校招生命题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科试题“要考学生对各门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避免出那些偏僻、陈旧落后和死记硬背的题目。”1964年又明确提出:“为保证高等学校入学新生的学业质量,命题时要注意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不出助长学生死记硬背和冷僻的题目”。尽管如此,试题的编制仍偏重于知识方面,造成学生搞题海战术,不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命题时进一步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结合。1984年以来,高考试题逐渐向综合性发展,所覆盖的知识面日益扩大,能力层次不断提高。以语文试题为例,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几乎包括了语、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具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语文能力的测试,由以前对识记性的和简单理解力的考查,发展为对识记、理解、运用、分析和空间想象力的综合能力的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