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头脑中,教育应该、也一直是一个相对纯净、严肃的领域;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最光荣的职业。面对着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天真纯洁的面庞和心灵,在言传实用知识的同时,更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来塑造下一代的使命。在这样日复一日强化着的道德责任感之下,你如何能够为牟利而公然押出自己的灵魂?有之,必然也只是一二混入教育圈的败类而已。
然而,被揭露出来的几桩考场舞弊案,给这样天真的信念一次彻底的嘲讽:当腐败作伪之事比比皆是、行行皆有时,教育又如何能够作为净土而独存于社会中?被媒体拍摄到作弊场面的湖南省嘉禾县的教育局和广东电白县领导,在被曝光后的反应有着惊人的相似:迅速统一口径,“此地无银”地强调“不是集体舞弊”;那间被记者们拍到的考场或已被记者在新闻调查中曝光出的几个人,只是“个别现象”。然而,询问监考员为何对作弊现象听之任之时,他们的回答是另一种惊人的相似:考务会上,领导有过暗示。这“暗示”听上去很堂皇:“学生十年寒窗不容易”,“要有利于我县的教育,要有利于我县的考生,要为考生创造内松外紧的考试环境”……呜呼!
上有倡者,下有行焉。于是乎,高考作弊在电白竟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负责抄题的、作答案的、卖BP机的、改频的、传呼的……连结得丝丝入扣,又广告得闾巷皆知,唯独教育局的官员们敢说“不知道”!
今年受到查处的两地,都是由记者揭露出来的。任你如何论证说它“个别”,别处少有,我却不相信。我想,那些在苦读十年后刚刚凭实力走过考场的考生和那些在烈日下焦急瞩望孩子的家长们,也未必肯相信。
我们都曾年少,我们都曾身经高考,尽管近些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已为青少年的成材辟出了几条或直捷或曲折的小径,但是,高考至今仍是决定众多青少年一生命运的那扇重要“窄门”。尽管早已为人诟病,改革的呼声日高,它却是难以替代的,因为我们还难以找到另一种更公平、合理的办法来选择谁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虽然在小考小测中总有作弊的“聪明”孩子,但是高考,依然有着严肃的威仪。
当升学与学校声誉和利益、与地方领导政绩相连时,当道德的制约在经济利益面前变得疲软时,这种公平严肃的“威仪”开始可怕地崩溃。
丑闻也许会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现行教育体制,为“一考定终身”掘墓,让它尽快成为历史。但是,丑闻依旧是丑闻。那样重重的黑幕,那样堂皇的舞弊,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成年人的可耻。然而,这丑闻的最后承担者还是孩子———在纵容下作弊的学生也许会被处罚,一些孩子面临重考的可能,同一地区的好学生们可能因不公正竞争而与该去的学校失之交臂,靠舞弊勉强入学的“幸运儿”在漫漫学途中会走得非常吃力而自卑———当然,他也可能一直以作弊来解决难题。只是,这样的“成功”更为可怕。在它的背后,是年轻一代人生信念和世界观的日渐扭曲,也就意味着国家与民族的一种灾难。
在这样的丑闻里,只有一点是令人欣慰的。面对猖狂公开的电白大面积舞弊现象,在成年人安之若素时,孩子们站了出来。举报时,他们署名:一群心痛又心慌的学生。
但愿,在他们成年之后,面对丑恶,依然能感觉到这样的心痛,依然能够站出来说:不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