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部有关官员:高考语文没有泄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7-16

  本报讯(记者李莉)关于海淀语文测试与高考阅读选择材料相同的事件调查今天出了结果。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处张处长说并不是考题泄露。虽然选择材料相同,两次考卷的设问并不一样。

  海淀测验阅读设问:

  1.开头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参照第七段的表达方式补写出文章第五段。

  3.第六段中“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的含义是什么?

  4.纵观全文,写出第十一段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高考阅读设问:

  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二段的结尾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选项略)

  至于两份考题所设分值相同,更是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高考的分值设置都通知给老师了,老师们出模拟或练习时都按标准出,分值设置肯定和高考一样。

  高考考题是大学老师出的,与中学老师无关。

  与高考重题的现象以前也多次发生。1991年的作文题“近墨者未必黑”某地就曾经练习过。1997年的一篇科技文阅读材料“颅脑、肠脑”某地练习也做过,这和今年的情况相似。

  张处长说,学生考试见到熟悉的题会有亲切感,但是也容易受到做过的题的干扰,进入误区。所以,很多老师并不希望自己出的题与高考题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