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这一政策出台内幕,近日记者先后几次到黑龙江省招生办,得到的回答是:
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据省招生办对外宣传的同志介绍,今年黑龙江省出台了10条优惠政策,这其中确实有一些根据当地发展需要而制定,比如省级以上优秀专家和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子女加20分这一条,是其他省份所没有的。
由于每一条政策都是由省政府各综合部门提出,最后由省政府统一批准而执行的,因此对这条引起争论的政策,省招生办的同志并不希望新闻界过多炒作,曾几次拒绝向记者提供任何情况。几次追问之后,他说:“这一切都是政治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我省作为一个僻远省份,为实施科教兴省的战略,为省城经济发展创造比较优秀的人才环境,只有放宽政策、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才能把人才吸引、留得住、扎下根。”对考生家长、学校教师及社会各界的议论及批评,这位同志说:“其实这一政策对考生影响并不大,因为许多够条件的专家人才,其子女并不一定都一年参加高考,而参加高考的又不一定都需要照顾,只有在报考省属院校的才能享受这一政策,每年有这种情况的全省也不过四五名。”
“四五名”的说法也许是可靠的,7月20日的《新晚报》以很小的篇幅发了条题为《五个高考生各加二十分》的消息,文中说:“一项特殊‘优待’,使我市(哈尔滨市,本文作者注)5名高考生受益……据介绍,获此优待的我市5名高考生全部聚集在南岗区,其中博士子女3名:哈十三中学崔坤、哈三十二中王陶、哈四十四中方扬;省级专家子女2名:振华中学温良恭、振华中学权赫。”一个哈尔滨市就有5名学生受到“优待”,如果四五名是总数,那就意味着全省别的地区无人享此优待,看来不光是人数,地域的影响也不大,真是太集中了。
但是,“影响不大”便合理吗?就不违背公平的原则吗?北京,受照顾名单上网
北京市,众目睽睽,操作起来有着很高的透明度。7月5日《北京晚报》发布了享受加分照顾的条件,摘要如下:
下列考生可在原有分数基础上提高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
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受市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
应届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参加市级体育竞赛获单项前五名的队员或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
对下列考生,可在原有分数基础上提高5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
参加1999年、2000年重大国际比赛(由世界及国际体育组织主办的各种体育单项比赛、锦标赛、综合性比赛和运动会),以及由国家举办的全国性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参加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和全国竞赛计划中安排的各种全国性体育比赛获前六名的考生;1999年、2000年获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
不仅如此,打开新浪网,在《2000年北京地区高考招生照顾对象名单(1~15)》中,详尽开列了每名受照顾对象的考号、姓名和适用条款:“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运动员、少数民族。那一长串一长串的名单,令人眼花缭乱,笔者未作统计,初步估计有上万名。各省的政策稍有调整
加分照顾政策的决策权在各省招生部门,所以各地的政策不尽相同,而且几乎每年的政策都有所变动,显得相当活泛。
早在今年4月,四川省就对今年高考录取加分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志愿填报加分类第一志愿报考轻工、化工、纺织院校的专业考生,可加5分投档;第一志愿报考军事指挥院校指挥专业的考生不再加分。竞赛获奖加分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获全国单学科竞赛和科技发明创造一等奖的,可加10分,获全国二等奖和省一等奖者加5分,省二等奖获得者优先录取。
以前,一些获得地、市州以上的各种单科竞赛奖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能够参加优先录取,并获得10分以上的加分。特别是那些在数、理、化等科目的获奖者,常能得到一些重点高校的青睐。有的获得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奖者,最多可加50分。今年,这个政策有所变动,湖北省和广州市有关部门都宣布取消这种“奖励”加分。
湖北省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说,调整这项“优录”政策,是为了真正利用高考这个“指挥棒”,来指挥中学基础教育面向素质教育,彻底纠正一些学校和社会上办各种培优班、竞赛班的错误做法。同时,也可以避免或纠正一些地方借此项政策弄虚作假。
广州市教委和市招办的有关负责人说,以往由于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导向,出现竞赛过多,为“加分而竞赛”的偏向,使许多学生从考试成绩的竞争转到学科等竞赛成绩的激烈竞争。许多家长为争取其子女获加分而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从而影响学生的课业和节假日休息。
湖北省的一位中学校长说:“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既可以扎实地指导学校的工作,又可以纠正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偏科心理。”
既有了高考这条指挥棒,有了分数这个准绳,为什么又有加分照顾一说,这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还是对某一部分人利益的特别考虑?加分资格的认定中有多少舞弊行为在作祟?加分,到底到几时?
我们知道,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寒子弟是很少有资格被加分的,他们最反对这个“行规”,但他们没有表达的机会。
截至20日16时40分记者发稿时,共有97459人参加了新浪网的调查答卷,对于黑龙江省的这项新政策,认为合理的占36.88%,认为不合理的占61.71%,另有1.41%的人选择了“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