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看,这与今年改变填报志愿的步骤有关,一些高分考生因为担心考不上北大而改填别的学校,于是导致报考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然而,如果对两校的招生工作略作比较,出现这种局面也许并非“意外”。
     清华大学招生办在招生咨询宣传活动中,可谓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推销”自己。招生人员深入各中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清华;不少老师将私人手机和家里电话告诉考生和家长,随时解答对方的疑问;由校领导带队,到各地举办 “2000年清华大学招生信息发布会”,并通过各种媒体广为传播;向考生介绍情况,鼓励胆子大一点;对第一志愿没被录取的考生,采取与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捆绑录取方式,打消考生的后顾之忧。“细微之处见精神”,有这些努力为“清华热”作铺垫,进而招来了优质的生源。比较而言,北大则有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在一次招生咨询会上,北大有关人士就说:610分以上才有希望进北大,6 00分左右则要冒风险;如果北大没有录取,将可能落到一般本科院校。可以想见,面对如此“忠告”,谁敢去冒无谓的风险呢?
     也有人说,改变一下报考的方式,北大招生也许就不会遇到今年的尴尬。此话不尽然。在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情形下,招生大战不仅仅是学校品牌、声誉的较量,更多的是学校形象的展示、人才理念和教学改革的较量。清华能吸引众多考生的青睐,跟他们吸引人才、改革教学、致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关。比如,清华建立“本硕统筹”、“4年本科加2年硕士”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面向产业新增长点的学科专业设置就深得学子们的欢迎。
     眼下我国已与35个国家完成“入世”所需的双边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期不远,不少行业和领域将面临国际间的竞争,而无论哪个行业或领域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谁能拥有高新技术人才,谁就能抢得先机,独占鳌头。很显然,人才是坐等不来的。往昔的声誉代替不了眼前的实力,传统眼光应当改变为适应新的时势。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为能在群雄中立足,无不处心积虑地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若想赢得出类拔萃之才,既要靠“三顾茅庐”般的渴望和虔诚,也须有人尽其才的条件和环境。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方能吸引八方贤能,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