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招生工作完全结束,记者走访有关部门,对基本情况的了解比原先更全面,更清晰了。
     北大今年招生,总体情况仍然是好的。文科比往年更好,理科也大体与往年持平。但是对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的统一招生,没有进行周密研究和采取正确对策,导致医学部招生遭受损失。
     今年计划招生2420人(不含医学部),实际录取2450人,其中港、澳、台、侨学生14人,保送生327人。保送生中,文科生80人,理科生247人。
     北大今年录取全国文、理科高考各省总分第一名51人,其中文科33人,理科18人,占全国文理科第一名总数的半数以上,是北大历年来取各拾状元”最多的一年。
     文科:依然一览众山小
     文科招生,北大今年仍旧独占花魁,在全国高校中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北大跟自己过去比,也比往年好。共录取文(外)科第一名33人,分布在26个盛自治区、直辖市。全国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文科前五名总数近130人,90%尽入北大囊中。河北省文科前30名,北大招了29名。北京市文科前50名,40人入北大。
     山东省文科生压倒全国,让人对孔孟故乡肃然起敬。北大在山东的调档分数是全国之最,为848分(标准分)。3名文科第一名全部入北大,满分为900分,900分以上(含加分)7人均入北大。830分以上考生,山东共78人,其中58人报考北大。山东文科生源如此之好,感动了北大,最后扩招23人,将830分以上者统统录龋
     在满分为750分的20个省市中,有近10个省市调档最低分在600分左右:重庆610分,湖南602分,辽宁596分,湖北599分,黑龙江593分,四川604分。在实行标准分的6个省市中,调档分数线也居绝对第一,河南817分,陕西810分,山东848分。
     理科稍逊清华,也在情理之中
     北大录取各盛自治区、直辖市理科第一名18人,分布在11个盛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各盛自治区、直辖市理科第一名约在40多人,多数被清华录龋各省市理科前10名的录取数,清华也是强于北大的。
     在北大招收的327名保送生中,理科生占247人。这247名中,145人为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获奖的学生。有10人是世界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请注意,我国具有保送资格的金牌得主共13人,银牌得主1人。也就是说,在录取竞赛获奖者方面,北大强于清华。普通保送生182人,均是全国重点中学选送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理科满分为750分的20个盛自治区、直辖市,北大录取线都超过重点分数线80―100分。在标准分900分的6个盛自治区、直辖市中,北大录取平均分都在800分之上。
     在我们将北大、清华的理科招生进行对比的时候,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北大是以文科为主的大学,清华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文科状元进北大,理科状元进清华,顺理成章。北大理科计划招生数只有清华计划招生数的一半。如果从两校计划招生的比例看,两校理科招生旗鼓相当。从绝对数上看,理科招生的质量和数量,北大稍逊清华,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正如清华文科招生的质量和数量不如北大是一样的道理。
     北京招生:
     首次出现文理科同时缺档
     文科:北大计划在北京招生112人,实际录取92人,缺档20人。后来北大采取补救措施:一方面把北京的计划调整到外地,录取更多的高分考生;另一方面,通过在北京的小语种扩招,平衡了总计划数。虽然在文科方面,最终结果北大招生质量未受影响,但是,文科在北京缺档,已成事实。
     文科缺档的客观原因:一个是北京市首次实行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的办法,学校和考生对这一新情况心中没底;另一个是北大没有扩招的空间,主要受住宿条件的影响,只能采取保守的咨询对策,不敢把指导分数线降低;而清华的扩招空间比北大要大,这就是媒介所说的“北大把考生吓跑了”的个中原由。
     在招生咨询的时候,北大给文科考生的参考意见是:570分以上报北大比较有把握,560至569分之间希望和风险共存,559分以下风险较大。在有意报考北大的考生中,分数稍高又不是很高的一部分人,即570分至580分之间的人,担心北大录取后分配不到自己理想的专业,不愿报;在预测录取分数段上下擦边的考生,不敢报;而北大由于没有较大的扩招空间,不敢向考生许诺降低预测录取分数线,故而“吓跑了”部分考生。
     理科:北大计划招生401人,其中包括医学部(即合并前的北京医科大学)172人。清华招生计划是340人。当时,北大给北京理科生的预测录取参考分数线是610分。
     北京医科大学是今年4月份合并到北京大学的。两校合并后首次统一计划招生。现在看来,北大对两校合并统一招生可能引起的问题,缺乏周密研究,未能拿出正确对策。
     表面看来,北医大合并到北大,因为北大的牌子更亮,报考的可能更多。实际上的问题:高分数段的考生想学医的不多,他们担心报北大后被调剂到医学部;而在580分至590分这一段的考生,即使想报医学部专业,又担心过不了北大的提档线;而北大给考生的理科录取参考分数线主要是依据除医学部以外的理科(即北大本部理科)决定的。医学部参考线到底定在多少,北大没有拿出来,很难消除这些考生的顾虑。
     结果是:
     北大本部的理科,计划在北京招生229人,实际录取234人,比原计划扩招5人。其中600分以下仅录取3人,这3人的分数分别是597、596、593,其余均在600分以上。录取最低分数线超出北京市第一批本科线117分。北大本部理科在北京招生基本未受影响。
     医学部,计划在北京招生172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只有50%,在调剂招收几十名“死档生”后,实际招生132人。缺档40份,缺口部分从外地招生补齐。在合并之前,北医大最低录取线在540分左右,而今年最低分在509分。损失最重的是北大医学部。
     医学部是北大的一部分,医学部没有完成招生任务,也就是北大没有完成招生任务。
     据圈内有关人士讲,像北大和北医大这样合并后的学校,不要马上就实行“一校一代码”的招生录取形式,让它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同一校名两个代码”的录取形式,就可以避免北大医学部今年遇到的问题;而这种“过渡方式”别的学校也是用过的,主管部门并不反对。
     这么说来,如果北大对合并后统一招生进行了周密研究,确定“同一校名两个代码”的招生录取形式,有可能避免损失。
     相信北大明年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