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增加默写试题,从考试上来说能够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古典诗词,名篇名句。这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利于民族文化底蕴的吸收,乃至对培养健康情感都是很有用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金明说,“以前的大纲尽管对此有规定,但是不从考试的角度进行要求,总是难以落实。”他还指出,目前的语文教育从教学到考试分析的比重都比较大,虽然很有必要,但过去一段时间要求太过了,语言积累明显不足,这对语言的形成明显不利,特别是名家名篇,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北京第六十七中学高级教师孙红花说,背诵默写能强化学生的记忆,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高考增加默写肯定有它的道理,做家长的肯定支持。”初三学生家长巩毅欣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文章中的错别字比我那时候是多多了,这除了现在生字量大、孩子们经常使用电脑等原因外,也跟孩子背诵默写少有关。再说适当增加一些默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
    但是新生代的学生和网民对专家学者的这种良苦用心根本不领情。北医大附中高二学生徐超很认真地说:“目前高考改革的应该是考试形式而不是考试内容,应该把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的流畅性作为语文考试的主要参照标准,把大作文的分数进行分散,免得因为一篇作文没有写好导致考生高考的全盘失败。”
    还有些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经典文章怎么选?对学生一生健康有益的知识怎么选?考试会不会和学生兜圈子?为了牢牢取得默写的几分,老师家长会不会来一个多多益善?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大家都在喊减负还没有减下去的时候,会不会又来一个雪上加霜?
    来自网上的调查对他们的观点做了强有力的支持,截至昨天中午12:30,在CHINAREN网站对此发表意见的人数达到969人,其中认为“适应新教材,理应增加”的占16.4%,认为是“教育的倒退”占71.31%,认为“无所谓”占12.28%。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背诵大量经典文章肯定对人一生健康成长是有益的,但是这种影响是否必须要通过考试来体现?也许这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今后仍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