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邮电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北京邮电大学本部校址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2号,位 于北京西北郊大学林立的文教区。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成立的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 自1955年创建以来,已由本科为主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能独立 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及专科的多层次的以工为主,工、理、文、 管相结合的多学科院校,具有教学、科研、生产及夜大学、继续 工程教育等多种功能,是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北京邮电大学筹建于1954年,它是以天津大学电信工程系“ 电话电报通讯”、“无线电通信及广播”两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 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学院于1955年开始招生。 1959年4月至1963年9月,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设中技部、邮电科 技大学及长春邮电学院的学生先后并入北京邮电大学。1970年10 月北京邮电大学曾改名为“北京电信工程学院”,1973年恢复“ 北京邮电学院”院名,1993年又改名为“北京邮电大学”。   到60年初,学校已设置了电报电话通信、无线电通信与广播、 邮电通信经济与组织,有线通信设备设计与制造、通信自动控制、 无线通信设备设计与制造,无线电物理等7个专业。 学校一贯重 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958年以黑白电视播送设备和短距离半导 体三路载波机作为重点研究项目,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部半导体 三路载波机样机,建成了我国高等学校第一台教学实验用的黑白 电视发射台,成为北京市较有影响的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北邮同全国一样,招生中断五年。粉碎 “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拔乱反正 及内部调整、整顿和恢复,北邮又重新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并考虑到邮电通信事业在四化建设中 必须优先发展的实际需要和21世纪步入信息社会对邮电通信事业 提出的挑战,学校在制定长远规划和总体奋斗目标时的出发点和 着眼点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 提高现有本科专业,争取扩大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科(专业) 点,努力办成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学 科的大学,要真正做到“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具有 教学、科研、生产及高函、夜大和继续工程教育等多种功能;力 争在通信及电子学学科领域内达到国家级的一流学术水平,力争 办成全国第一流的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9个系,6个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19 个本科生专 业,12个硕士生专业,4个博士生专业。此外, 还有邮电培训中 心和亚太培训中心及2个校办工厂。   学校有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教师900 余人(教师中有教 授70人,副教授300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愈来愈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几年来 先后选派150余名教师出国进修深造。学校经常有教师出国讲学、 考察或进行科研、参加学术会议等,同时也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 校讲学、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截止1990年,北邮已同10个国家 和地区的10几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正式签订协议的有5 所。 国外9名著名专家教授被我院授予名誉教授学衔,近年来, 先后 有数百名外国专家,教授来院参观、访问、讲学。   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教学、科研两个中心,成为能培养 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基地之一。它在通信理论、程控交换、 信号处理、光通信、图像通信以及电接触理论、精密机械和化学 防护等领域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自建校以来, 共取得科研成果25 0余项,其中60余项成果获得部(市)级科技 进步奖,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发明奖,另外21 项 成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学校重视学术水平的提 高,曾多次主办和合办国际学术会议,近几年,全校共发表学术 论文近2000篇。   学校的主要设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1980年以来,学校 就先后建成各类用房近8万平方米,其中新图书馆大楼面积为1. 3万平方米、设备较为先进。可藏书100万册。计算中心建筑面积 为3080平方米,设有中型机ACOS—450。4个终端室有终端67个, 可以脱机和联机使用。教学实验大楼建筑面积为24900 平方米, 设有1500个座位的大型学术报告厅和主要学科的教学及科研实验 室。   建校35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0000 余人, 遍布在全国各地的通信和广播部门,尤其在邮电部门,他们已成 为业务管理和工程技术骨干力量。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 ) 学生 8000余人。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 现在,全校初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严谨、活泼”的优良 作风。 专科专业设置 光缆通信 移动通信 程控交换 邮政自动化 劳动经济 本科专业设置 市场营销 经济学 思想政治教育 英语 应用数学 信息科学 应用物理学 机械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信息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自动控制 通信工程 计算机通信 管理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 邮政通信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 通信与电子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通信与电子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运输经济 管理工程 计算机应用 机械学 机械制造 应用数学 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 光学 密码学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通信与电子系统 蔡长年(教授) 陈俊亮(教授) 全子一(教授) 蔡安妮(教授) 信号与信息处理 周炯??(教授) 胡正名(教授) 杨义先(教授) 钟义信(教授) 电路与系统 刘泽民(教授) 胡健栋(教授) 章继高(教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叶培大(教授) 高攸纲(教授) 徐大雄(教授) 管理工程 梁雄健(教授 通讯方式:   邮编:100088 传真: 电传:222341BUPTFCN 电话:62013388 电报挂号:2699 交通路线 乘坐北京市375.16.902路公共汽车 主管部门: 邮电部 校舍面积: 24.78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60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8297 专科生: 554 本科生: 3096 函授夜大生: 4108 外国留学生: 35 硕士生: 457 博士生: 47 教师总数: 864 教授: 124 副教授: 283 讲师: 327 教员: 37 助教: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