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福建师范大学系文、理科齐全的省属重点高校,座落于福州
市风景秀丽的仓前山。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福建
优级师范学堂。建国以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
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省研究院、福建学院等单位几经调
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为现名。
现任党委书记邱炳皓、校长曾民勇。中国科学院院士郑作新、唐
仲璋、林兰英、黄维垣、唐崇惕、陶亨咸,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叶圣陶,文学家章靳以、王西彦、郭绍虞、郭风,历史学家傅家
麟,艺术家宋秉衡,天文学家戴文赛,光学专家赖爱光,易学专
家黄寿祺,发明家廖翔鹏、郭农等都曾就读或任教于我校。党和
国家领导人郭沫若、叶圣陶、赛福鼎·艾则孜、邓力群、卢嘉锡、
李岚清、李瑞环以及国家教委领导朱开轩等曾先后来过我校视察、
指导。
学校占地面积47.5公顷,校舍面积25.4万平方米,新
建的实验中心由世行贷款引进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图书馆面
积18188平方米,11个阅览室、1800个阅览座位,藏
书193万册,中外期刊15000多种,馆藏名列全国高师第五位,
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拓片、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
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的代表性报刊的收藏,称誉海内外。图书
馆的自动化管理已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改革,1985年至1995年共
出台30多项改革项目,配套的制度50多项;近二年来,又出
台《综合改革纲要》、《校内联合协作》、《文明校园建设总体
规划》、《学校改革与发展“九五”规划》等十几项重大改革项
目,学校规模日益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人民日报》、《光明
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等曾有二百多篇的报道
反映我校的改革成果。最近,《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在
显著位置详细报道了我校的综合改革、校内联合协作及跨世纪师
资队伍建设等情况。
现福建师大师资力量雄厚,全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人,
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172人,教授、研究员120人,副教
授、副研究员440人。历年来,共有 131人次破格晋升为
正、副教授,是福建省属高校中教授人数和破格晋升高级职务人
数最多的学校。现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教师中
有16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省优秀专家;有73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5位博士生导师和150多位硕士生导
师;跨世纪的正、副教授已有300人,已超过高职总数的60
%;30多岁的教授有5位;有24人获曾宪梓奖教基金奖,获
奖数居全国第五位。
学校现有外语、艺术、成人教育、生物工程、经济法律5个
学院,有17个系50个本、专科专业,其中非师范类26个;
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政治经济学、区域地理学、音乐学3
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0个专业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地;
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学校办学效益较
高,各类学生总数近16000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81
11人,是全国本科院校平均在校生的3.9倍;函授、 夜大学
生2686人;研究生270人,研究生数历来在我省省属高校
中居首位。现有政治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中国文学、应用
光子学、生物工程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为省“211”工程重点
建设学科,有基础数学、英语语言文学等6个省重点学科,微生
物生化、实验物理、化学3个省重点实验室以及14门省优秀课
程。建有高分子、地理等24个研究所和50多个研究室,电子
计算机和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等6个中心;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
省高校电化教育中心、省继续教育基地、省图书情报中心设在我
校。正式出版刊物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7种,其中《福建
外语》为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
建国以来,历届毕业生总数达7万余人,近15年来培养研
究生776名,福建各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特级教师和其他教
学骨干中有50%以上毕业于我校。近几年来,教学方面有10
个项目获国家奖,16项获省部级奖,1992年以来荣获国家
教委表彰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分配工作先
进集体、优秀教学成果奖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教务处等称号。
学校的科研水平已跻身全国高师院校的先进行列。据中国管
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依据正式公布的资料评估,1991年我
校科研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54位。据国家教委社科司1995
年公布的资料,我校1993年人文、社科研究与发展成果总平
均位次在全国200所一般院校中居第四位,仅次于中南财大、
杭大、华中师大。在全国省属高师中则居首位。1995年我校
7项成果获国家教委首次开评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居东南十师大第二位。现在,我校的政治经济学、区域地理学、
光子学及其应用、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结构可靠性数学、环
论、高分子化学、现代散文研究、文艺学、易学、民族音乐学等
近20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有一
定影响的强项。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已先后承担“
863”项目协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七五”“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
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共1021项,
其他各类课题近2000项; 正式鉴定成果216项, 其中达
国际水平26项,国内首创37项, 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86
项; 正式出版著作1464部,发表学术论文13000多篇,
近10年来平均每年100部著作,1000篇论文;共获各级
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奖4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
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发明奖12项,其他国家级奖15项, 省
部级奖258项。历年来科研获奖的数量在我省省属高校中居首
位,1994年省的社科评奖中,就有一等奖6项、二等奖27
项、三等奖38项,总数71项,仅少厦大6项;向省内外转让
技术成果170多项,仅“七五”以来就取得了为社会创产值1
3亿元,利税2亿多元的显著经济效益。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日本、英
国、新加坡、朝鲜、印度、德国、丹麦、土耳其、台湾、香港的
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关系。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对外汉语培训中心,成为面向东南
亚开展汉语教学的四大基地之一。先后来校讲学的外国专家有1
50余名,招收外国留学生350多人。学校也先后派出160
余名教师赴国外留学进修,数百人次赴国外或港、台参加各种国
际学术活动,留学回国工作已有84人,回归率已达52%,其
中60多位已评为正、副教授,26人已担任校、系领导。
福建师大还有附中、附小、幼儿园等教育实验基地。侯德榜、沈元、陈景润等10位中科院院士都毕业于附中。近年来,附中
有6人获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四金三银”奖及1人获
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奖。1994年初,李瑞环视察附中时,
称赞附中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学校正在实施《改革与发展“九五”规划》,为建设一个新
型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使综合实力和整
体水平居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力争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00
所大学的行列的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专科专业设置

市场与商业心理 对外经济贸易 工商管理 文秘公关 旅游文化与旅游管理 档案学 涉外英语 装璜设计 电子计算机 应用电子技术 劳动技术 物理实验技术管理 音像技术 环境保护与监测 商品检验 化学实验技术管理 工业微生物 水产养殖工程 生物实验技术管理 土地管理与开发 体育健身与防卫

本科专业设置

法学 舞蹈教育 经济学 教育学 幼儿教育 教育管理 教育技术学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育 英语 英语教育 俄语教育 日语教育 装潢艺术设计 音乐教育 美术教育 历史学教育 图书馆学 数学教育 物理学教育 化学教育 生物学教育 地理学教育 计算机科学教育 发酵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教育学原理 比较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中国教育史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文艺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现代汉语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地方史 英语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 基础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光学 理论物理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 植物学 动物学 生物化学 区域地理学 音乐学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政治经济学
陈征(教授)
区域地理学
朱鹤健(教授)

通讯方式:

 

邮编:350007

传真:3441079

电传:

电话:3441616

电报挂号: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省教育委员会

 

校舍面积:

24.44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182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11417
专科生: 3015
本科生: 4782
函授夜大生: 3444
外国留学生: 8
硕士生: 168

教师总数: 1048
教授: 78
副教授: 337
讲师: 347
教员: 109
助教: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