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金陵,溯源于1902年张之洞创
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演化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史上著名的南、
北高师之一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南
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宁海路122 号),
1984年1月改办为南京师范大学。
  在南京师范大学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
行知、陈鹤琴、吴贻芳等前辈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创立了不朽
的业绩。诸多名师学者曾耕耘教坛,相传薪火,播芬芳于世。他
们中有当代词学泰斗唐圭璋教授,心理学大师高觉敷教授,中国
苔藓植物学创始人、苔藓植物学家陈邦杰教授,著名化学教育家
吴懋仪教授,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唐诗专家孙望教授,艳
誉中外的美术名家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陈之佛、吴作人、
吕斯百、黄显之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歌唱家黄友葵教授等,
他们师德高尚,成就卓著,成为后人楷模。今有语言学家徐复,
古文献学家钱玄,文艺理论家吴调公,音乐教育家陈洪,地图学
家陆漱芬,古代文学专家郁贤皓、陈美林、钟振振,教育学家鲁
洁、班华、屠美如,动物学家周开亚、陈宜峰,地理学家刘泽纯,
天体物理学家黄克谅等,勤于执教著述,培植后学。学校现有教
学科研人员1100余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30人,副教授、 副研
究员329人。他们中既有造诣精深、享有盛誉的老一辈学者、 专
家,也有治学严谨、功底厚实、富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骨干,还
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青年新秀。现已基本形成力量雄厚、梯队健全
的师资群体结构。经过几代人近一个世纪的共同努力,南京师范
大学已经成为文、史、哲、理、工、教、经、法、艺、体学科齐
全、体系完整的综合性高等师范大学。现设有经济法政学院、新
闻与传播学院、金陵女子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
院、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社会学系、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
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理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
成人教育学院等院系。有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目前,学校学科、
专业建设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计有本、专科专业45个,
专业招生方向48个;另有47个成人教育专业。已有6 个专业具有
博士学位授予权,3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地方院
校中仅有的两所具有整体教授审定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还设有国
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人
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江苏省新闻
人才培训中心,江苏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幼教师资
培训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江苏省
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中心,江苏省高级市场营销人才培训中心,南
京市高级理论宣传人才培训中心,软科学研究中心,电化教育中
心,理化实验中心和计算中心等。并有附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
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扬子中学、附属小学、第二附属力学
小学等教育实验和研究基地。
  九十多年来,由于教育专家和师长们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
南京师范大学已逐步形成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校风和注重
教育实践的学风,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改革开放新风,更使这所古老学府呈现出勃勃生机。学校主动适
应社会发展和中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探索创新,采取多层次、多
渠道、多种形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之路,初步形成以国家计划
招收的全日制本科生为主体,包括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专
科生等多种层次,夜大、函大、自学考试、专业证书班等多种形
式,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多渠道的新型办学模式。同时,校内
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成效,确立了“事企分开”、一校两制的模
式。在扩大事业规模之际,学校还从实际出发,改造专业结构,
加强学科建设,修订培养规范,扩大选修内容,狠抓实践环节,
大力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长期以来,学
校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主要目标,还面向大教育,面向经济建
设,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人才,其中不少毕业生已成为
教育名人和社会英才。
  在重视教学的同时重视科研尤其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南京
师范大学的一贯方针。学校现有教育科学研究所、古文献整理研
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数学研究所、音乐教育研
究所以及鲸类研究室、第四纪地质与泥炭研究室、教学法研究室
等30多个科研机构。学校历来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成果迭出,宋
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心理学史、心理学流派研究、教育学、
教育社会学、动物学、地理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出现了一
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少获国家级奖励。改革开放以来,随
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交叉与融合,涌现了许多新的学科群点,
带动产生了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七五”以来,共获
部省级科研成果奖励126项。《唐刺史考》、《李白丛考》、 《
吴敬梓研究》、《东山词校注》等饮誉海内外,《教育社会学》
获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白
〖SX(B-*6〗〖HT7”,5SS〗既〖〗鱼〖SX)〗〖HT〗豚及海兽
研究,细胞遗传学研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类星体研究,曾获
美国天文学会克利琴奖;已成为现代相对论天体力学基石的 DSX
理论, 被国际学术界称为离子晶体偏中心自陷态激子的 Song-
Chen理论,黎曼曲面理论研究开拓了国内复分析研究的新领域,
填补了国内空白;稳定性理论,动力系统,分支理论和混沌研究
得到国内高度评价。地理系、生物系学者合作参与的江苏省沿海
滩涂开发研究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获得江苏省颁发的特等
奖。地理系以高新技术进行的土地评估被国家土地管理局定为 A
级资质。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等重大基金
项目近10项。学校还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和科研布局,收到显著成
效。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发应用研究,发展横向联系,组建科
研、生产联合体,综合进行科技开发,使科技成果直接为经济建
设服务。近年来组建了南京师范大学科技实业集团。集团所属江
苏四达图像公司研制的激光防伪商标、大自然生物工程公司研制
的活性初乳素、胎盘素等高新技术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学校已与省内外三十多个市、县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先后转让
了几十项科研成果,为发展地方经济作出了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165万多册, 有不少中外文珍
本,其中线装书12万册,古籍善本200余种,计3000余册。 1988
年,学校接受华厦基金会资助,又建立了旨在为全国中等教育服
务的华厦教育图书馆,专藏教育科学领域的各类图书。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出版各类高层次学科专业著作。学校还编辑出版《南
京师大学报》、《中国美术教育》、《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文教资料》等11种期刊杂志。学校现有实验室50多个,实验设
备、精密仪器数万件,有比较先进的摄、录、放相和闭路电视等
整套电教设备。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教委首批确定的对外开放大学之一,是
我国外国留学生南方汉语培训基地。已先后招收来自五大洲60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高级进修生,学习汉语、中国文学、中
国历史、教育、音乐、舞蹈、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1994
年有留学生和高级进修生400人左右。学校已与澳大利亚、美国、
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等的十几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聘请外籍专家、客座教授来校任教,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海外学
术、教育团体来访不断。
  南京师范大学本部地处石城清凉山下,占地近400亩, 新区
位于南京近郊,占地1200亩。校园环境优美,古柏参天,芳草如
茵,四季繁花似锦;建筑群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回廊曲径。近
年来在校内西山、南山上落成的图书馆、体育馆、专家楼等现代
建筑,高高耸立,参差错落。海内外人士誉称南京师范大学为“
东方最美丽的高等学府”。
  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正以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踏实稳健
的步伐,向着“‘师’字当头,多学科综合发展,具有江苏地方
特点,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产生更大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的开放的
一流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向着二十一世纪的美好明天迈
进!

专科专业设置

中外文秘书 国际工商管理 化学实验 土地管理 传播媒体艺术 营养与食品卫生 旅游管理

本科专业设置

法学 社会工作 国际经济 旅游管理 教育学 幼儿教育 教育管理 教育技术学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 汉语言文学教育 英语 俄语 新闻学 装潢艺术设计 音乐教育 美术教育 历史学教育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数学教育 物理学 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学 地理学 应用心理学 应用电子技术 计算机科学教育

国家重点学科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学科教学论 幼儿教育学 文艺学 法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汉语史 音乐学 基础数学 自然地理学 地图学与遥感 动物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革命史) 世界文学 教育学原理 德育原理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现代汉语 英语语言文学 美术学(含美术历史的理论 美术教育) 计算数学 区域地理学 植物学 细胞生物学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物理 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 物理化学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教育学原理
鲁洁(教授) 陆有铨(教授) 班华(教授)
幼儿教育学
屠美如(教授)
普通心理学
高觉敷□(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唐圭璋□(教授) 郁贤皓(教授) 陈美林(教授) 钟振振(教授)
自然地理学
刘泽纯(教授)
动物学
周开亚(教授) 陈宜峰(教授)

通讯方式:

 

邮编:210024

传真:3307448

电传:

电话:3303666

电报挂号:1597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省教育委员会

 

校舍面积:

22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162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7576
专科生: 1059
本科生: 4188
函授夜大生: 1997
外国留学生: 130
硕士生: 176
博士生: 26

教师总数: 1134
教授: 111
副教授: 342
讲师: 523
助教: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