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是一所以工科
为主,兼有理科、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学科的全国重点
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校渊源于著名
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创建于1953年,
陈庚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毛泽东主席为军事工程学院亲
自颁发训词。她曾有过尽人皆知的辉煌历史,曾为我国国防现代
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1970年,以军事工程学院海军
工程系和其它各系、部的部分教职工为基础,组建成哈尔滨船舶
工程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
学。
1996年 1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并被列
入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50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 8月,
学校又通过了“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第一批通过可行性
论证和立项审核的20所院校之一。通过“211”工程建设,学
校将在办学总体水平上进入国内先进院校行列。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
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
学校现设17个院、系、部,是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及硕士学位
的学校之一,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审定权。学校本科招生专业36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8个;国家重点
学科 1个,部级重点学科11个,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
站。学校有各类实验室4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个,部级
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5个。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 1万 1千
平方米,藏书60多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各类在校生 1.1万人,其中博士生
131人,硕士生539人,本科生629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人,
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 600
余人,讲师、工程师 700多人。在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2人,博士生指导教师34人。近年来,
学校又充实了大批博士、硕士毕业的研究生,使学校师资队伍处
于人才荟萃、后继有人的兴旺发达之势。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学设施完善,师资
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配套。学校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深化教育
体制改革,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学校十分
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外语、计算机应用及工
程设计等能力的提高,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的毕业生
以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思想素质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学校报考研究生的升学率逐年提高。全国大学生英语四、
六级统考首次通过率年年保持在全国重点大学的先进行列,连续
六年在黑龙江省高校夺冠;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连续两年列黑
龙江省高校同年级第一名;我校参加国内外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
赛,94、95、96连续三年获国际、国家级一等奖,我校是96年黑
龙江省高校获奖的唯一院校。
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
才。同时,学校把科学研究摆在重要位置,科技工作蓬勃发展,
成果累累。近年来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近千项,已有279 项成果获
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35项。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及境外留学生资格。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
或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协作关系,经常互派学者访问、讲
学及合作研究。
为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哈尔滨工程大学正根据国家经济
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办学特色和优势,
为培养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创造高水平科学技术成果,把学
校建设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而奋斗。 专科专业设置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工业造型设计 电气应用技术 工业外贸 环境工程 经济法 船舶工程 海洋工程 热能工程(固体火箭发动机) 生产过程自动化
本科专业设置
给水排水工程 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贸易经济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业经济 国际金融 国际企业管理 经济法 思想政治教育 英语 应用数学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机械设计及制造 船舶工程 热力发动机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设计 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 热能工程 核工程 工业自动化 电子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信息工程 光电子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自动控制 通信工程 建筑工程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海岸与海洋工程 化学工程 高分子化工 电化学工程 航空飞行器设计 工程力学 技术经济 工业外贸
国家重点学科
水声工程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
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制造 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 固体力学 火箭发动机 飞行器控制 制导与仿真 工程热物理 轮机工程 内燃机 反应堆工程和反应堆安全 振动·冲击·噪声 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 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 水声工程 计算机应用 机械学 通讯与电子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系统工程 应用化学 工业经济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
固体力学
高玉臣(教授) 刘殿魁(教授)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
李维杨(教授) 罗培林(教授) 戴仰山(教授)
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
戴遗山(教授) 许维德(教授) 吴德铭(教授) 黄德波(教授) 徐玉如(教授)
轮机工程
张志华(教授) 王传溥(教授) 刘顺隆(教授)
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
李殿璞(教授) 边信黔(教授) 赵希人(教授)
水声工程
杨士莪(教授) 何祚镛(教授) 惠俊英(教授) 汤渭霖(教授) 姚篮(教授)
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
黄德鸣(教授)
通讯方式:
邮编:150001
传真:3640010
电传:
电话:3641615
电报挂号:5307
交通路线
主管部门: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校舍面积:
40.75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100万册
在校人数:
学生总数: 6517
专科生: 909
本科生: 4033
函授夜大生: 1110
硕士生: 428
博士生: 37
学生总数: 6517
专科生: 909
本科生: 4033
函授夜大生: 1110
硕士生: 428
博士生: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