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素质和能力考查的一份试卷
简评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
今年是全国高考新一轮改革的第二年。今年语文试题的数量仍和去年一样,是28道题。其中第Ⅰ卷20个题,大部分题目的设问角度与去年保持一致,少数试题设问有微调,比如第一大题中虚词的考查,去年考了4个虚词的使用,今年集中考一个虚词(的)的使用。去年古诗鉴赏2个题,新诗鉴赏1个题,今年正好相反。科技说明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难度略有所降。第Ⅱ卷变化较大。首先,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题目突出了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其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增添了新的考查项目扩展语句(第27题)。这道题考查对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话语情景下如何恰当的表述。
总的来说,今年的语文试卷在整体结构,试题数量,题型比例,测试内容的比例这些宏观要素方面,保持稳定。这对广大考生安定心态,复习备考;对广大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辅导,都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今年的试题也不是一味求稳,而是稳中有变。语文试题发展的总趋势是进一步实现由知识主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突出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今年的语文试卷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试题材料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电脑网络,风险投资,总统选举,天体运行,西部大开发,反对伪科学……这些都要求考生关心时事,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兴趣广博,视野开阔。困于教室,囿于课本的学生是很难适应高考改革不断发展的要求的。第二,学科主体能力,也就是表达方面的应用能力和阅读方面的鉴赏评价能力,考查力度有所加强。这两个能力层级的试题有15个,占总题量的54%,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这就要求广大考生一定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积累,注重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今年语文试卷中最有特色的题目还是当属作文题。今年的作文题和去年一样,仍然是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写作的话题,不是具体作文的标题。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考生作文的内容只要是从学者出的题引发而来,就都符合要求。因此,跑题的可能性很小,无话可说的情况也很难出现;但是,写出认识深刻透彻,表述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也不容易。
今年的话题作文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两点突破。一点是对提供的材料有阅读理解的要求。去年“记忆移植”的材料由于本身太深奥,学生很难搞懂。今年的四个图形以及对四个图形各自特点的说明,都在学生的知识范围之内,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并不很困难。为了充分发挥话题的引发作用,命题者采用了层层铺垫,逐步深入的策略。先说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这就提示出“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但命题者显然不希望考生只就四个图形来写文章,而是希望拿它当引子,跳出四个图形,列广阔的生活中去,结合个人的经历、体验、见闻来写作文,这就有了第二层引发。在注意事项中,命题人又做了第三层引发,即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引导考生确定怎么写,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都是在引导考生尽快破题入境。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对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的一个冲击。长期以来,学生多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氛围中求知。鼓励创新的突破口选在“答案不止一个”这一点上是很有意义的。由此引发的思想感受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想到应该追求正确答案,并且敢于坚持正确答案;想到应该培养对答案不止一个的探求精神;如果能想到,既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就不能只满足于有答案,还应该学会对各种答案的优劣、高下进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一点,今年作文在文体上,取消了“除诗歌外”的限制。这意味着考生在兴致所至时,可以写几句诗来表情达意,这就为有这方面特长的考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
今年作文评分的方法变动很大。发展等级4个要素分解为12个评分点。一篇作文不管基础等级得多少分,只要有符合这12个评分点之处,发展等级就可得分。变动评分方法一是为了挤出作文分数中的“水分”,二是为了拉开分数档次,让优异作文脱颖而出。但囿于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难于稳定,这次改革评分方法的良好初表能否如愿以偿,实在还是很难说的。这恐怕要有赖于评卷管理机构加强指导、培训、监督,建立一种适应新的评分方法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