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坛:再也不能这样活!
【作者】: 博士猴
【发表日期】: 2000-10-30 21:24
人们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商业网站,关注着它们怎么样活下去的时候,文学网站却被晾在了一边。网站的潮起潮落、生生死死似乎独独和文学网站沾不上边??多如牛毛的文学网站依然让人目不暇接。作为一个文学青年,笔者对文学网站在网上活得怎么样自然很关心。在文学网站眼花缭乱地转悠了几个月,可谓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在对许多商业网站意味着“严冬”的大环境里,文学网站还活着,忧的是文学网站目前还仅仅是活着。
文学网站各有各的活法
1、自得其乐地活着。
文学网站生命力之顽强出人意料,一些文学网站偃旗息鼓了,同时又有更多的文学网站在破土而出。不管如何,这种为文学前赴后继的气概,就足以令人感动良久了。圈不来钱的文学网站,为文学摇旗呐喊的精神值得敬重。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可以说是大多数文学网站的共同心理,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在网络上用方块字构筑起一方方精神空间。
文学网站大多拥有相对固定的用户,而且文学爱好者的忠诚度较出于功利目的而去注册的某些网站用户要高得多,这便对文学网站的人气不旺能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这就难怪许多文学网站像是某些文学社团聚会的场所,现实主义也罢,现代派也罢,先锋主义也罢……各种流派和各种文学主张在网上自己为自己喝彩,倒也自得其乐。活不活、怎样活?是很多文学网站不愿考虑的??文学,永远活在信念中!这使文学网站即使关闭了也能罩上一圈悲壮的英雄主义的光环。文学网站总能让人找到人类精神并没因网络的商业化而窒息的感动。
有位刚做了一个诗歌网站的诗友对我说:“既然网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把文学的大旗在网上扛起来,至于能扛多久?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只想引用一位诗人的名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听斯言,禁不住要想,网络经济的泡沫和浮躁是不是与网络时代缺乏信念有关呢?文学网站这种为信念而战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许多追求高薪的网络从业人士以及追求圈钱的网站学习呢?!唯因有了信念,许多文学网站在残酷的网站竞争中并不太在意得失,反倒更能自得其乐地活着,并有了不可取代的一席之地。
2、不死不活地活着。
文学网站眼下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大概文学网站大多数都游离于网络经济之外,所以无论创立还是关闭,都不太招眼。在网站纷纷倒闭的大潮中,文学网站的倒闭也属正常,只是活着的文学网站却很大程度上都处在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从长远来看,只要地球上还有人存在文学就不会消亡,在文学不死的前提下,文学网站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学传播媒介就有存在的空间,就永远不必为活路而担心。
所以,文学网站活下去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过高的奢望,都知道上市类似一个天方夜谭的神话,想发财仅靠那几个广告链接也是画饼充饥;再加上低成本的运转(申请一个国际域名也不过2000来块钱;有些甚至是零成本??只要申请一个免费的空间,付出些个体劳动便能做个挺有意思的个人文学网站)。
但从眼下看,想活得好些却太不容易,绝大多数的文学网站,不管是个人的、文学社团的,还是商业性质的文学网站,都像是在网络缝隙里挣扎、喘息着,访问量上不去使得文学网站像是个文学圈内人的“圈子”,不要说推出什么有分量的作品或作者,只要还有热心网友免费提供的文章,能及时做些日常更新工作的网站算是活得不错得了。除了搞个网络文学大赛,文学网站似乎便再也没弄出多大的响动来,没有响动就难以吸引注意力,人气不旺便是情理中的事了。“除了真情,我们一无所有。”一家文学网站的告白颇有代表性。死是死不了,可活也活不好,更遑论大有作为了。这便是文学网站让人欲说还休的现状。
3、一盘散沙地活着。
在人们还热衷于讨论什么叫网络文学时,便忽如一夜春风来,文学网站眨眼间就遍布了网络。文学网站的新陈代谢之快也令人惊讶,文学网站走马灯似地上网、下网,以至于今天我们恐怕谁也说不清网上到底有多少个文学网站。只是为数众多的文学网站似乎也有“文人相轻”的毛病,平时很少互通声气,大多抱着各自的文学主张在单枪匹马地苦撑着,除了主页上交换个友情链接,就难以看不出还有什么联系了。
针对这种散兵游勇的情形,有些网站倒是想起了团结文学网站,组建文学网站联盟的设想,如:亿接龙网、华文文学联盟网等,都开始在网上招兵买马了,想用滚雪球的办法把文学网站粘到一起,没准能形成规模优势。但看了看一些联盟的网站,仍改变不了我得出的一盘散沙的印象,所谓的联盟也只是把那堆散沙装进了一个脆弱的玻璃瓶内,入盟的文学网站本质上仍是一盘散沙地在自言自语。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不管泡沫、精华都一视同仁地吸纳入盟,是起不到“1+1>2”的效果的。这种形式上的团结除了对加大广告宣传攻势有好处,实在看不出对网络文学发展有多大的帮助。
4、低三下四地活着。
也许是出于发展壮大的考虑吧,不少文学网站开始变味了,打着文学的旗号在网站内却堆满了美女图片、写真集之类的东西,这倒是挺通俗的美,可就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为吸引更多网民,在网站中列入了大堆时尚的东西,而将本来该作大菜的文学搁在一个角落里,文学在文学网站里居然像是在摇尾乞怜以求分得一杯残羹。一些文学网站堕落到与具有色情意味的网站友情链接了,不知算不算是“借鸡生蛋”增加访问量的一个变种了。还有些把文学理解为“性文学”、把网络文学解释成“网恋文学”的文学网站……
这类异化了的文学网站,常常让抱着朝圣心理去观摩的文学青年们像吞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低三下四地媚俗、迎合,本想拽住更多的网民,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真心喜欢文学的用户是不喜欢看到心目中的文学被弄成如此低三下四的模样。
拍给文学网站的板砖
文学网站的坚守精神让我感动,可还是要把我所看的一些现象及个人思考列出来,拍上一板砖也是表达对文学的热爱。
1、谁都能活就谁都活不好。
大抵做文学网站的随意性太大,不需要懂太多网络知识,更别提怎么进行网站管理了。文学网站的建立相对其他类型的网站来说更为省时省力些,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支持,网上能够随手拈来的内容也多。这就难怪文学网站比兔子的繁殖还要快,到处能见到新出现的文学网站:学生社团办的校园作品文学网站、个人文学发烧友办的个人文学网站……
喜欢文学再加上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便谁都可以做上一个文学网站;一帮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捣鼓出个文学网站比办一期油印刊物更简单。很多所谓的文学网站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人或一帮人挂在网络上的黑板报。“两三个人、七八条枪”便扯起来了的文学网站,做好后还得想办法广为链接,列入各类搜索引擎后,便好在网上提蓝兜卖网络文学,倒也能从大网站的嘴里抢去一口食。许多文学网友把建立个人的文学网站当作最终目标,却不得不说很多热心的文学网友帮了文学一个倒忙,良好的主观愿望带来的结果却是为淹死网络文学添上一堆泡沫。
笔者把文学网站大致分为“正规军”与“游击队”两类。“正规军”是那些有资金人员、有传统文学媒体背景、按网站管理规则来经营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学网站,他们有较强的编辑水平,也有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和较大读者群,他们的文学主张和网站经营思路都较为清晰;而“游击队”则是那那些文学爱好者和文学社团所做的网站,他们凭着兴趣爱好与一腔激情“东打一枪、西放一炮”,努力想在网络文学中争得一席之地。
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竞争规律并不适用文学网站,为了文学走到同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的“正规军”与“游击队”,因为没有商业利益的驱动,两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正如许多文学网站纷纷挂出了“最”的字号,到处是“访问量最大文学网站”、“坚持时间最长的文学网站”……看到不下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挂出这个牌子。让人顿时搞不清这个“最”是否说明“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网络因文学而变得温和起来了。
也许这些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属并列第一吧,这样理解,虽说并列数目可能大了些,倒也让人无话可说的了。正是这种竞争的缓和导致了文学网站的半死不活??谁都能活就意味着谁都活不好。看来文学网站也需要“打假”,引进更有效的竞争机制,让竞争来得更残酷些,放倒那些伪文学网站,再把只能算是个人主页的“文学网站”摆到应摆的位置上去,那样真文学网站的日子就好过得多了,也就省得网民从许多“最”字号“文学网站”里一出来便忍不住要大嚷“上当了”。
2、为何热了文学冷了网站。
热乎了一阵子的网络文学的大讨论也逐渐降温了。虽说仍没弄出个什么才算是网络文学的标准答案??也许网络文学本身就不需要标准答案??可网络文学的春天似乎却随之来到了,网络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多了,评论界持着不妄加评论却也不轻易否认的宽容态度了。网络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也被搬上了纸媒体,有的甚至搬上了银幕。
但网络文学前景的改观却并没让文学网站的日子风光一些。为什么出现这种“热了文学冷了网站”的现象?因为大多数文学网站的内容不是无偿刊用便是转载,这样做省钱是省钱,却把自己摆到了“替别人养大孩子”的位置上了。即使有些好的原创作品,也属于作者友情提供,便无法理直气壮地要求拥有版权,所以,文学网站无法像文学期刊一样,能以所推出的有分量的作品引以为荣。
难以保护作者的权利,也是文学网站面临的尴尬,既不能保护作者的版权,作者将好作品首发在文学网站自然心怀顾虑。有几家文学网站有能力如“榕树下”网站,为自身及作者的权益去和出版社打官司呢?版权制度一旦严格规范起来了??这是迟早要来到的事??对用惯了免费文章的文学网站来说将会是个致命的打击,现在许多看似红火的网站顷刻间就要面临灭顶之灾。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版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眼下实施稿酬制对文学网站来说是经济不能承受之重,但文学网站若想长远发展,就不得不把这个问题摆到解决的日程上来。
3、怎么越看越像是个码头。
很多文学网站从内容到结构都是很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用搜集整理代替了原创;用拷贝抄袭代替了创意;用自由上传代替了编辑遴选。这对更需要以内容来取胜的文学网站而言,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主要原因,许多文学网站连最基本的编辑和网站制作知识都不具备,其文学鉴赏水平之低也令人难以恭维。以至于我们所看到的原创,大多是将网友的随意性很强的东西照搬照发了;要不就收集些对自己口味的文学作品,或是把文学书籍的下载作为必备大餐。
这就使得很多文学网站怎么看怎么像是个文字“码头”。人来人往、搬货卸货,一派热闹景象,可唯独没有属于网站自己的东西。即使在网上赢得了一个立足之地的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也更多的是靠把网站做成了一个在线图书馆来招揽“眼球”。我想,如果仅仅把文学网站做成了一个图书馆,那我们还有上网的必要吗?买几张盗版光盘不算便宜的网费不就全省下了吗?内容才是生存之本,要有内容,先就得从人员提高素质入手。
另外,越来越多的文学网站的内容呈现出向传统文学媒体靠拢的趋势。我不认为这是网络文学的妥协和投降。本来同属文学阵营,文学网站与传统媒体并非一对矛盾。相反,两者之间的取长补短,有助于文学网站的发展,并最终真正形成文学网站的网络特色。
4、文学与网站的脱钩。
文学与网站的脱钩几乎成了文学网站的“内伤”。懂文学的人不懂网站建设,懂网站建设的人不一定懂文学。于是,“文学”与“网站”被许多文学网站分割开了。要么偏重于“文学”,文学是清高的,哪怕是到了网上,再怎么平民化也抹不了它与生俱来的高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烟稀少,文学网站不必引以为耻??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故而文人做网就不必太看重人气多少;要么就偏重于“网站”,所做的网站缺乏文学氛围,若不自己声明,网民是很难发觉进到了一个文学网站里来。
文学有文学的规律,而网站有网站的规律。选择文学是种理想,但毕竟做的是网站,文学与网站都不可偏废。适应了网站的游戏规则才能更好地经营文学,不妨多做些网站的推广宣传,有计划的策划、组织一些评论活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文学网站仅仅满足于活着是不够的,趁早变被动坚守为主动出击才是,不要等逼得没活路了才想对策。文学网站应该能使“文学”与“网站”兼得。仅凭对文学的热爱和激情是不够的,我认为文学网站应尝试走商业化的道路,趁早考虑赢利模式,从传统文学刊物走过的路当中可以得出有益的借鉴,走“穷文”的路比蜀道还要难。 (转载自fanso网站)
分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