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遭遇金大侠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遭遇金大侠 

【作者】: 博士猴             【发表日期】: 2000-11-20 21:26

    金庸金大侠,相信大家都是久仰的了,哪怕是初涉江湖的后生小辈,听到这个响当当的名头,也无一例外会有如雷贯耳的感觉。江湖上流传已久的一句名言就很能说明问题:“为人不识金大侠,纵为英雄也枉然”。可见金大侠在武林中的地位是多么地至高无上。幸运的是,虽然我不是英雄,可我却有幸见到了这位名满江湖的大侠,不仅见到了他,还得到了他的签名,不仅得到了他的签名,还跟他合了影,不仅跟他合了影,还跟他一起用了餐。对我而言,这可真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非凡经历呀。不知是否令千千万万的金庸迷们垂涎三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1月3日-5日,在北京大学的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2000年国际金庸小说研讨会”,据闻,这是北京第一次举办同类性质的会议。我作为一个铁杆金庸迷,早已不满足于在电视里看看金庸的形象、听听金庸的声音。所以,我一听到这次学术研讨会召开的消息,恨不能立刻就赶到北大,好亲眼目睹大侠的风采。可恨三号上午有很重要的专业课,不敢逃,只好等中午下课以后,匆匆赶往北大。下午的讨论是一点钟开始的,进入会场,人还没坐稳,我就开始四处张望,寻找金庸的身影,但始终没找到。问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师兄(他是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才知道,上午金庸因为被人群包围得太久而十分疲倦,以致下午只好待在宾馆里休息,不能来参加会议了。我听后不由满心失望,正在没精打采,师兄安慰我说:“没关系,后天金庸要来参加闭幕式,如果你来的话,肯定能见到他。” 

    我听后,一方面感到高兴,另一方面略感踌躇,因为我所在的学校离北大并不近,在寒冷的冬天里再跑一趟并不容易。但这个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我毫不迟疑地决定再来一趟,是啊,金庸好不容易才来北京一趟,见不到他,岂不太遗憾了!再跑一趟就再跑一趟吧,谁让我是追星族呢! 

    就这样,5号早晨我起了个大早,再一次来到了北大的学校交流中心。会场里早已坐得满满的,门外还不断有人进来。在最后一排坐定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搜寻金庸的身影,这回,我一眼就看见了金大侠,只见他端端正正地坐在第一排最右边的一个座位上。我这才放下心来,一边听台上代表们的发言,一边琢磨会间休息请金庸给我签名。偶一回头,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后排座位和墙之间,空档处已经站满了北大的学生,手里或拿着笔记本或拿着金庸的小说,看来,都是想等会间休息时请金庸签名。一看这阵势,我不由得心中忐忑:这么多人,待会儿我能挤得上吗?突然,我灵机一动:何不现在直接走到前排请金庸签名?想到这里,我立刻从书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本三联出版社出的《连诚决》,正要站起来,忽然又想:请金庸给我写什么呢?这时,我的脑海中自然而然浮现出平常最喜欢的几句话:“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看破、放下,自在”。这是几年前我在一篇报刊文章中读到的,是金庸解释“笑傲江湖”题旨的话,原文是:“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看破、放下,自在。在笑傲江湖之题旨也”。从那时起,这种笑傲江湖的豪情,纵横四海的自由,抛弃名利羁绊的超脱,宠辱不惊的清朗心境,宁静、平和、高远、博大而又充满生机的人生境界就成为我羡慕和向往的对象。对于一个红尘世间的凡人而言,这或许是穷一生之修持也难以达到的境界,这是庄子曾经无限向往的“达人之境”,也是禅宗修为里得道开悟者方能具有的境界。只有当一个人尽己所能地摆脱了世间的种种诱惑,他的身体和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他的眼前才能展现无限广阔,无所阻碍的自由天地。 

    当金庸用这几句话来注解“笑傲江湖”时,他实际上把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摆在了世人面前,这种境界令我欢喜赞叹,也引发我的向往与努力。如果金庸能亲笔为我题这几句话,那可就太好了。于是,我把这几句话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拿上金庸的著作,挤出座位,一直走到最前排金庸的身边。我弯下腰,轻声说:“金庸先生,我是您的一位读者。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您的著作对我产生了很大、很积极的影响。我想请您给我签个名,可以吗?”说着;我把纸条和书一起放在金庸面前。金庸看了看纸条上的话,又抬头看了我一眼,微笑着点了点头。我静静地站在金庸的身边,看他为我题辞。金庸先生伏在桌上,用签字笔工工整整地将这几句话写在书的扉页上,最后署上:“金庸 庚辰年”,几个字。然后微笑着把书还给我。金庸的脸是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他的笑容温厚平和,是一个阅尽人生的智慧长者才具有的笑容。在这短短的几分种里,金庸的人格风范对“笑傲江湖”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人格内涵做出了生动的展现。 

    回到座位以后,我忍不住翻开手中的书,再次欣赏起金庸的题辞,字体圆融中隐含着方正之气,笔划洒脱而又不失劲健,看着这错落有致,行云流水般的字迹,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金庸小说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武功,尤其是小说中屡次提到的书法的道理融于招式之中的武功,《侠客行》中石中坚的功夫,都是由书法的笔划与结构得到启发,从而悟出武术的无上妙谛 。金庸本人的字似乎也体现出一种活泼跳脱的动感,融进了武侠之气。 

    会间休息的时间到了,等在门口的学生一拥而上,将金庸围得水泄不通,争先恐后请金庸签名,但大家全都很守规矩,很讲秩序。此情此景,令我不禁深深感叹;金庸小说在年青人当中影响力之大;金庸本人的魅力之大。这时,忽然看到我的一位师兄端着照相机在人群边上跑来跑去地拍摄,心中一下浮现出一个念头:如果我请求跟金庸合影,不知道能不能办到?这个念头让我兴奋不已,我赶紧跑到师兄面前,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师兄鼓励我试一试。于是我鼓起勇气,挤进人群,对正应接不暇忙于签名的金庸说:“我想跟您合张影,可以吗?”金庸抬头看了我一眼,似乎记起了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笔,整了整衣服,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而我则站在旁边,极力想装得严肃一些,可怎么也绷不住满脸的笑意。师兄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 

    研讨会结束了,在中午的宴会上,我坐得离金庸很近。大多数时候,金庸不怎么开口,只是面带微笑,倾听着他人的谈话。在热闹的人群中,金庸始终是宁静安祥的,即不过分活跃,也不过分冷漠,坐着的金庸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端凝稳重、雍容大方的气质,而内在的精神却又是如此的生机勃勃。这是将近八十年的沧桑岁月带给他的风格。也是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他的修养。…… 

    如今,离这次研讨会结束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可我还是常常想起当时的情景。金庸以其个人化的创作方式上蕴籍流畅的语言把武侠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形成了武术、侠小说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他的创作风靡了无数读者,以致于“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金庸文学以小说文本的方式深刻影响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批人,又以影视和电脑游戏的方式吸引着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少年。金庸文学现象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大的景观,而我,一个金庸迷,则有幸在二十世纪就要结束的最后两个月里见到了这位在二十世纪创下辉煌业绩的著名人物,不仅使从前的心愿得以实现,也将在今后的岁月里加深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理解。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对“侠”的著名定义,再加上“纵横自在无拘束”的笑傲江湖之境界,这,或许正是金庸小说长盛不衰的最为内在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