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数学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评《大数的凑整》

作者(来源):杨沁贇    发布时间:2009-01-05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完全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大数的凑整》这节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大数的凑整》是四年级(上)数学广场中的一节课。在教学这节课之前,其实“四舍五入”的凑整方法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去尾法”和“进一法”上,而比较这些凑整方法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就是这节课需要拓展的部分。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时,十分注意这两种凑整方法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商场大减价联系“去尾法”,选择适合自己身材尺寸的服装则联系了“进一法”。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知识运用于数学之中,并且通过讨论概括出两种凑整的法则。这正是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表现,数学知识之所以鲜活,其实就是因为数学知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际情况。而作为数学广场中的知识点,由于它的复杂性就更需要教师将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解决知识难点的教学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节课的设计还是不错的。

练习设计在本节课中也是注意了练习的坡度性,从单纯的模仿性练习到变形的练习,再到综合的练习设计,反映出教师对教学中练习设计环节的把握能力不错。而且练习设计针对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说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然而,数学不仅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它也应该是高于生活。不能只满足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应该看到数学知识也有区别与生活和高于生活的部分。例如,在使用“去尾法”的时候,就应该尽量避免数据中出现整百数的情况,这样就无法解决数学知识与实际中的矛盾之处,而应该巧妙地让学生感悟出数学与生活情况的不同,自己讨论出这时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高于生活的部分。

就教材内容的统整方面,这节课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以原先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就会显得教学时间有些紧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改变教材的用法着手。提早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一个比较充分的预设,那么在教学中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时,也能第一时间来解决它。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