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说好普通话,书写规范字,争做合格小公民

作者(来源):张旖旎    发布时间:2017-10-12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汉语内部的方言也是五花八门,这些都给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交际带来一些困难。作为唯一能够跨越汉语方言隔阂,沟通各兄弟民族交际的普通话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言。而规范汉字,则是 记录这种共同语的最好工具。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营造规范语言文字环境,还要明确语言文字规范的标准和对我们的要求,首先 要树立规范意识,明确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意义。社会用字不规范,不仅有损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对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认知会造成不良影响。         

今天,我们社会各界都主张“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就是北京人讲的话,因为中国方言太多了,国家要统一一种语言,那就是普通话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目前能在全国不同方言区域或不同民族之间起沟通作用的通用语言。自建国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提出要“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使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显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社会普及“讲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在每个人心里树立“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    

  要从自身做起,特别是中小学生,要从小做起,要从小培养热爱语言文学 的兴趣, 只有认真读、细细想,才能领会出那优美语言中的含蓄、深沉的意境美, 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一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      

   学校要加强普及力度,要通过语文教学途径加强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激情,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